第434章 甜枣给了,那么条件是?(9 / 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太岁所言极是。”
  池三觉得宋煊绝非等闲之辈,这并不是官府不作为,而是以有限的人力船只,根本就防不住的。
  走私,才是最暴利的一门生意,许多人都愿意为他冒险。
  更何况他们在船舱底部压着铜钱,到“世界各地”购买物资,那也是极为值钱的钱。
  许多人都愿意跟他们进行交易,从而占据极大的优势。
  因为宋钱实在是太值钱了,再加上受到追捧。
  除了国,属于一贯钱能当数百贯用,如此兑换比例,就相当于一人民币兑换好几百美元,去外面世界随便。
  小钱买回来的,都是值钱玩意,还能在大宋也卖出高价格。
  别说商人走私了,就算是那些看护的水军,也会知法犯法。
  他们从朝廷得到的俸禄,睁一只眼闭只眼,甚至还能获取更多的钱财。
  谁不愿意配合啊?
  别说小卒子能吃到肉,那官商勾结的官员,更是大口吃肉。
  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才会造就如此的盛况。
  特别是交趾、倭国、高丽三国,尤其是交趾从秦汉到五代长期都是中国管辖范围内。
  交趾的政权经济文化也是融入了中原体系,直到五代末期自立,宋朝也变相的承认了他们独立。
  他们自己做出来的钱实在是粗鄙,故而十分欢迎质量极好的宋钱流入市场。
  正是因为海外各国对宋钱的巨大需求,导致大宋自己国内铸造了很多钱,依旧钱荒,钱都凭空消失了。
  有人也忍不住叹息,就算是巨富之家囤聚,那也终有费的一日,就算是铸成佛像铜器,还有铸造回来的时候。
  唯有扁舟入海,从此一去不返了。
  如今大宋也没有用什么金本位,银本位的,缺乏贵金属储备。
  至于虽然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交子,那也是信用脆弱,没有依靠金银硬通货支撑,极其容易出现超发通货膨胀等问题。
  宋煊又写下交子两个字。
  看样子今后还需要多方筹措金银,用交子来交易,稳住此物,能减少钱荒的加剧。
  “你们一般进口什么种类?”
  “大概就是珍宝、香料、药材、日常用的,和一些新鲜刀子。”
  说话间,池三摆弄了一下从大食国商人那里得到的小刀子,还嵌着宝石。
  宋煊打量了一眼:“这不是宝石?”
  “宋太岁好眼力,这便是琉璃。”
  宋煊啧啧两声:“大食人就是会做买卖。”
  “宋太岁这都知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