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这才叫人脉(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北城饭店新加坡店的选址,没有选择高端的商场,而是选在了闹中取静的店屋街区。
  店屋是新加坡特色建筑,19、20世纪英殖民时期修建的,和国内城市中的自建房相似。
  商铺、居住一体。
  新加坡的店屋充满了南洋风情。
  都是两三层小楼。
  中央商务区的店屋街区是唯一保存下来的规模性店屋建筑。
  新加坡国土面积就这么大,土地供应量有限,很多店屋已经被拆除了。
  保留这一片看中的是它的历史价值。
  当然,这片店屋还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特别是近十年,因为稀缺性,房价越炒越高。
  从十年前的三五百万新币,炒到现在的上千万新币。
  有些地段更是炒到了1500万新币以上。
  江北城让小妈钱利以家族办公室的名义,在这里购置了三栋相邻店屋,共计费2.64亿。
  底下三间店铺全部打通做餐厅,二三楼都是高端私人会所的性质,设计装修又了一个多亿。
  成本非常高,毕竟面对的群体是新加坡乃至东南亚地区的顶层人士。
  江北城的面子和人脉虽然是关键因素,但是打着“中餐厅天板”口号的口碑也很重要。
  为了兼顾两者,江北城特意把北城饭店上海店的行政总厨朱伟外派到了新加坡。
  他知道如何做好一家“高端商务”餐厅,上海店就是最好的例子。
  来这边组建和培养新加坡团队。
  朱伟正在开会交代事情,江北城没有打扰,在一旁旁听。
  等他忙完工作,再和他交流沟通明天开业的事情。
  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每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
  朱伟也看过嘉宾名单,内心震撼无比,在上海见过的富商不少,但是没有一次性见过这么多地区富豪代表,一边惊叹老板在东南亚的面子大,一边顶着压力为老板筹备新加坡店的开业典礼。
  要是这场开业典礼能圆满结束,他也算是见过国际大场面了。
  在国内,不,在整个亚洲行政总厨这个圈子里,他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
  几杯茶的功夫,高效沟通。
  谈完,江北城放心把事情交给朱伟去办,自己再出面和新加坡政界的高层沟通一下。
  这种级别,这种规模的活动,影响力巨大。
  新加坡政府那边也要做好相关工作。
  不然丢脸的不只是江北城,新加坡的国家脸面也得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