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46章 煎熬(2 / 3)
絮屏望着勤政殿窗上的灯影,凄然道:“公公,我听说涵儿……出事了?”
刘公公微微蹙眉,面露难色。
絮屏期盼着刘公公能告诉他都是谣传,可刘公公脸上的神色,终究是让她胸膛里又是一痛。她极力克制着心中的痛楚,尽可能地让语气显得平静,“公公,我已经都知道了,最痛的那一下我已经受过了。涵儿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他……公公在皇上身边伺候,郭大侠的身份、和我之间的关系想必公公也是知道的。我如今在深宫之中,对于远在千里之外的那两个我最亲的人完全无能为力。此时我只想知道那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若是公公知道,还望您不要瞒我。”
刘公公低头沉吟不语。
絮屏盯着刘公公,眼里全是哀求。
刘公公犹豫许久,方才长叹一声,回头看了看勤政殿的方向,压低了声音道:“因为林大人和郭大侠及时看破了柯察木将要在雁门关用兵的阴谋,朝廷及时调兵去雁门关,原本已是万无一失。但军中出了奸细,军马的草料里被下了泻药,林大人去查看的时候被人打晕掳走了。郭大侠在关城上巡视时看到有人背负着林大人出了关,情急之下顾不得自己的坐骑也吃了被下药的草料,勉力去追。因为马匹生病的缘故,总兵怕胡人随时偷袭,不敢派太多的人去接应,所以只有郭大侠的两名随从跟去了。据这两名随从回来说,他们追到雁鸣岭的时候,只看到郭大侠从悬崖上连人带马摔了下去。但是悬崖太高,地势太过复杂,根本无法去崖下寻找……”
絮屏一阵眩晕,脸色惨白如纸,勉强站稳身子,追问道:“涵儿呢?”
刘公公摇摇头,道:“没有追回来。此时应该在胡人营里。”
絮屏惊异地问道:“皇上不管了吗?”
刘公公连忙摇头,道:“怎么会不管?如今不仅仅是一个林大人。胡人趁着我军战马都在腹泻,偷袭雁门关城,虽然我军奋力抵御关城未失,但因为内奸,有四五个将领和官员被俘。这会儿皇上就在和几位大人商议如何营救被俘的官员将领呢。”因见絮屏面色哀恸,又安慰道:“公主也不用太难过,一来被俘虏的都是曾为南朝守土有功之人,皇上绝不会弃之不管;二来胡人既然是要用这些被俘的将领官员与我朝谈判,就不会伤害他们的性命。”
絮屏也不知听进了多少,眼神只是涣散着,刘公公还要再劝,守在勤政殿门口的小太监匆匆跑来,催促道:“师傅,皇上叫您呢!”
刘公公不敢多留,只叮嘱小太监把絮屏送回广平宫,就匆匆转身小跑着进了勤政殿。
太后不再召唤絮屏去伴驾,絮屏去给太后请安,太后只命孙姑姑出来传话,说是天气炎热,不必每日来请安,以免再次中暑。宫中的妃嫔也再没有人去搭理絮屏。絮屏一下子少了许多无谓的应酬,空闲了下来。她无论烈日还是暴雨,每天早晚都会去找刘公公打听关于墨涵和剑棠的消息。刘公公怜惜絮屏孤苦,只要不涉及军机的也都会一一告诉她。
北国虽然俘虏了南朝的几名将官,但南朝吃了一次亏后加强了戒备,加上有雁门山天险为凭靠,关城即使不能说是固若金汤,但北国想要攻破也并不容易。两军便在雁门关僵持了起来。
转眼入了秋,一阵秋雨一阵凉。絮屏的觉越来越少,即使睡着也是极浅。风吹动窗外的芭蕉,轻轻拍打着窗棂,絮屏立刻从梦中惊醒,光着脚跳到地上,几步扑到窗前,推开窗户叫道:“棠……棠……是你吗?”
窗外廖阕无声,絮屏又跑到门边,拉开门冲到院子里,盯着四周的屋脊一圈圈地寻找,却一无所得。唯有白练一般的月光洒满庭院,在露华浓重的青石板上投下孤独疲惫的影子。絮屏像是被蓦然抽空了所有力气,瘫倒在地上,双手抱着膝,额头抵在膝盖上,身子无声地颤抖起来。
刘公公那里没有半点好消息,剑棠还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墨涵虽然暂时性命无忧,但也因为水土不服,吃了不少苦。
第一场雪落下时,刘公公告诉絮屏,北国久攻雁门关不果,很快要派使臣来与南朝和谈。絮屏问道:“找到郭大侠了吗?”
刘公公看着絮屏这几个月来日益憔悴,心中不忍。长叹道:“老奴知道这样说很残忍,可是您再这样熬下去是要生病的!郭大侠的随从亲眼看到他翻下了悬崖,雁鸣岭的山崖高达数十丈,就是神仙也……”
絮屏的手在袖子里微微颤抖着,漫天雪飞飞扬扬地洒在她同样苍白的脸上。她忽然深吸了一口气,直直盯着刘公公,一字一字地说:“除非亲眼看见他的尸体,否则我绝不相信他死了。”
刘公公还想再劝,话还没出口,絮屏便已像是逃一般地转身离开。鞋底在雪地上走过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一声声越来越密,越发衬得周围安静得让人心慌。
刘公公看着在絮屏在大雪中渐渐模糊的背影,苦叹着摇了摇头。他终究还是不忍心告诉絮屏,两军对垒千钧一发,根本不可能派人去崇山峻岭中去寻找一个必死无疑的人。没有人去搜救,即使郭剑棠的命再大,坠崖后没有当场摔死,可重伤得不到及时救治,也终究是徒劳。
这一年的冬天连着下了几场雪,絮屏每日除了早晚两次去找刘公公打探消息,剩下的时间都坐在窗前看着翩翩落下的雪发呆。她从小就喜欢下雪天,因为下雪天是娘亲从天上回来看她的日子。絮屏凝视着飞舞的雪,心中默默念道:今年这样多的雪天,一定是娘亲知道屏儿心里苦,特地常常回来陪我,安慰我,对吗?可是娘亲,您知道棠到底在哪儿吗?他可还安好吗?娘亲,求求您,保佑他还活着!哪怕他摔断了双手再也不能抱我,哪怕摔断了双腿再也不能行走,哪怕他从此都需要我时刻照顾……我什么都不在乎,只求您保佑让他活着!
银笺看着絮屏坐在窗前发了几日的呆,一日瘦过一日,心里着急,和素聿、碧墨商量了一下,披了斗篷出去。一会儿回来时,手里抱着一支开满红梅的枝。银笺对插很有些研究,平日广平宫里的插都出自她手。今日她为了逗絮屏开心而特地去选折的梅枝,更是傲寒独立,清丽脱俗。
银笺抱着梅枝从院子里走过时,絮屏如冰雕一般一动不动的身子终于轻轻地挪动了一下,凝视着天空的眼神也微微有了些转动。银笺掀起门帘走进屋子,带进一阵夹着细细雪珠的寒风。絮屏身子一颤,转身望向银笺。眼前的一幕竟是那么熟悉,那一年,苇晨也是这样在一个雪天披着斗篷抱着梅枝进了她的屋子。
絮屏的眼里闪过一道光芒,是几个月来她难得的一丝生气。银笺看到絮屏眼中的闪光,高兴地摇了摇手里的梅枝,道:“奴婢就知道公主一定会喜欢。这是苏州府进贡的福寿火云梅,当年送进宫时连皇上都是连连称赞,特地开了一片园子专门种这种梅。这两天正是开的时节,满园朵盛开,那真真像是天边的火烧云一样,美得让人舍不得眨眼睛!”
絮屏上前打量着银笺手里的梅枝,眼睛里闪过一抹温暖,问道:“你说的梅园在哪里?”
银笺愣了一下,随即欣喜地答道:“就在御园西侧,穿过长廊就是,离勤政殿不远。公主想去赏吗?奴婢带您去!”
絮屏轻摇了摇手,道:“不用了,我想自己去走走。”
按照银笺的指示,从御园穿过长廊向西走,还没走到长廊的尽头,一阵熟悉的冷香便已扑面而来。气萦绕间,絮屏一面被回忆牵引着不自主地循着香向梅园靠近,一面又莫名地从心底漫起一阵胆怯,就好像是一个原本包扎好的伤口要被重新揭开一样,还未及触碰,就已隐隐作痛。 ↑返回顶部↑
刘公公微微蹙眉,面露难色。
絮屏期盼着刘公公能告诉他都是谣传,可刘公公脸上的神色,终究是让她胸膛里又是一痛。她极力克制着心中的痛楚,尽可能地让语气显得平静,“公公,我已经都知道了,最痛的那一下我已经受过了。涵儿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他……公公在皇上身边伺候,郭大侠的身份、和我之间的关系想必公公也是知道的。我如今在深宫之中,对于远在千里之外的那两个我最亲的人完全无能为力。此时我只想知道那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若是公公知道,还望您不要瞒我。”
刘公公低头沉吟不语。
絮屏盯着刘公公,眼里全是哀求。
刘公公犹豫许久,方才长叹一声,回头看了看勤政殿的方向,压低了声音道:“因为林大人和郭大侠及时看破了柯察木将要在雁门关用兵的阴谋,朝廷及时调兵去雁门关,原本已是万无一失。但军中出了奸细,军马的草料里被下了泻药,林大人去查看的时候被人打晕掳走了。郭大侠在关城上巡视时看到有人背负着林大人出了关,情急之下顾不得自己的坐骑也吃了被下药的草料,勉力去追。因为马匹生病的缘故,总兵怕胡人随时偷袭,不敢派太多的人去接应,所以只有郭大侠的两名随从跟去了。据这两名随从回来说,他们追到雁鸣岭的时候,只看到郭大侠从悬崖上连人带马摔了下去。但是悬崖太高,地势太过复杂,根本无法去崖下寻找……”
絮屏一阵眩晕,脸色惨白如纸,勉强站稳身子,追问道:“涵儿呢?”
刘公公摇摇头,道:“没有追回来。此时应该在胡人营里。”
絮屏惊异地问道:“皇上不管了吗?”
刘公公连忙摇头,道:“怎么会不管?如今不仅仅是一个林大人。胡人趁着我军战马都在腹泻,偷袭雁门关城,虽然我军奋力抵御关城未失,但因为内奸,有四五个将领和官员被俘。这会儿皇上就在和几位大人商议如何营救被俘的官员将领呢。”因见絮屏面色哀恸,又安慰道:“公主也不用太难过,一来被俘虏的都是曾为南朝守土有功之人,皇上绝不会弃之不管;二来胡人既然是要用这些被俘的将领官员与我朝谈判,就不会伤害他们的性命。”
絮屏也不知听进了多少,眼神只是涣散着,刘公公还要再劝,守在勤政殿门口的小太监匆匆跑来,催促道:“师傅,皇上叫您呢!”
刘公公不敢多留,只叮嘱小太监把絮屏送回广平宫,就匆匆转身小跑着进了勤政殿。
太后不再召唤絮屏去伴驾,絮屏去给太后请安,太后只命孙姑姑出来传话,说是天气炎热,不必每日来请安,以免再次中暑。宫中的妃嫔也再没有人去搭理絮屏。絮屏一下子少了许多无谓的应酬,空闲了下来。她无论烈日还是暴雨,每天早晚都会去找刘公公打听关于墨涵和剑棠的消息。刘公公怜惜絮屏孤苦,只要不涉及军机的也都会一一告诉她。
北国虽然俘虏了南朝的几名将官,但南朝吃了一次亏后加强了戒备,加上有雁门山天险为凭靠,关城即使不能说是固若金汤,但北国想要攻破也并不容易。两军便在雁门关僵持了起来。
转眼入了秋,一阵秋雨一阵凉。絮屏的觉越来越少,即使睡着也是极浅。风吹动窗外的芭蕉,轻轻拍打着窗棂,絮屏立刻从梦中惊醒,光着脚跳到地上,几步扑到窗前,推开窗户叫道:“棠……棠……是你吗?”
窗外廖阕无声,絮屏又跑到门边,拉开门冲到院子里,盯着四周的屋脊一圈圈地寻找,却一无所得。唯有白练一般的月光洒满庭院,在露华浓重的青石板上投下孤独疲惫的影子。絮屏像是被蓦然抽空了所有力气,瘫倒在地上,双手抱着膝,额头抵在膝盖上,身子无声地颤抖起来。
刘公公那里没有半点好消息,剑棠还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墨涵虽然暂时性命无忧,但也因为水土不服,吃了不少苦。
第一场雪落下时,刘公公告诉絮屏,北国久攻雁门关不果,很快要派使臣来与南朝和谈。絮屏问道:“找到郭大侠了吗?”
刘公公看着絮屏这几个月来日益憔悴,心中不忍。长叹道:“老奴知道这样说很残忍,可是您再这样熬下去是要生病的!郭大侠的随从亲眼看到他翻下了悬崖,雁鸣岭的山崖高达数十丈,就是神仙也……”
絮屏的手在袖子里微微颤抖着,漫天雪飞飞扬扬地洒在她同样苍白的脸上。她忽然深吸了一口气,直直盯着刘公公,一字一字地说:“除非亲眼看见他的尸体,否则我绝不相信他死了。”
刘公公还想再劝,话还没出口,絮屏便已像是逃一般地转身离开。鞋底在雪地上走过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一声声越来越密,越发衬得周围安静得让人心慌。
刘公公看着在絮屏在大雪中渐渐模糊的背影,苦叹着摇了摇头。他终究还是不忍心告诉絮屏,两军对垒千钧一发,根本不可能派人去崇山峻岭中去寻找一个必死无疑的人。没有人去搜救,即使郭剑棠的命再大,坠崖后没有当场摔死,可重伤得不到及时救治,也终究是徒劳。
这一年的冬天连着下了几场雪,絮屏每日除了早晚两次去找刘公公打探消息,剩下的时间都坐在窗前看着翩翩落下的雪发呆。她从小就喜欢下雪天,因为下雪天是娘亲从天上回来看她的日子。絮屏凝视着飞舞的雪,心中默默念道:今年这样多的雪天,一定是娘亲知道屏儿心里苦,特地常常回来陪我,安慰我,对吗?可是娘亲,您知道棠到底在哪儿吗?他可还安好吗?娘亲,求求您,保佑他还活着!哪怕他摔断了双手再也不能抱我,哪怕摔断了双腿再也不能行走,哪怕他从此都需要我时刻照顾……我什么都不在乎,只求您保佑让他活着!
银笺看着絮屏坐在窗前发了几日的呆,一日瘦过一日,心里着急,和素聿、碧墨商量了一下,披了斗篷出去。一会儿回来时,手里抱着一支开满红梅的枝。银笺对插很有些研究,平日广平宫里的插都出自她手。今日她为了逗絮屏开心而特地去选折的梅枝,更是傲寒独立,清丽脱俗。
银笺抱着梅枝从院子里走过时,絮屏如冰雕一般一动不动的身子终于轻轻地挪动了一下,凝视着天空的眼神也微微有了些转动。银笺掀起门帘走进屋子,带进一阵夹着细细雪珠的寒风。絮屏身子一颤,转身望向银笺。眼前的一幕竟是那么熟悉,那一年,苇晨也是这样在一个雪天披着斗篷抱着梅枝进了她的屋子。
絮屏的眼里闪过一道光芒,是几个月来她难得的一丝生气。银笺看到絮屏眼中的闪光,高兴地摇了摇手里的梅枝,道:“奴婢就知道公主一定会喜欢。这是苏州府进贡的福寿火云梅,当年送进宫时连皇上都是连连称赞,特地开了一片园子专门种这种梅。这两天正是开的时节,满园朵盛开,那真真像是天边的火烧云一样,美得让人舍不得眨眼睛!”
絮屏上前打量着银笺手里的梅枝,眼睛里闪过一抹温暖,问道:“你说的梅园在哪里?”
银笺愣了一下,随即欣喜地答道:“就在御园西侧,穿过长廊就是,离勤政殿不远。公主想去赏吗?奴婢带您去!”
絮屏轻摇了摇手,道:“不用了,我想自己去走走。”
按照银笺的指示,从御园穿过长廊向西走,还没走到长廊的尽头,一阵熟悉的冷香便已扑面而来。气萦绕间,絮屏一面被回忆牵引着不自主地循着香向梅园靠近,一面又莫名地从心底漫起一阵胆怯,就好像是一个原本包扎好的伤口要被重新揭开一样,还未及触碰,就已隐隐作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