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南京城的小人物(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638章 南京城的小人物
  电影开场。
  《1937》集中在两个人物,印刷工人陆大川和学徒工陆水生两兄弟的生死存亡。
  有群像,但是全部融合在主线之内,主要讲述两个普通人,以普通人的视角,在大屠杀中如何逃亡,没有过多剧情向的炫技。
  依然是沈三通的风格,简单便于理解。
  书面下的线条,到底有多少,交给观众自己去体会。
  南京。
  1937年,11月,深秋。
  秋雨淅淅沥沥的落下,太平南路仁和印刷社里。
  空袭警报时印刷机卡顿,24岁的陆大川修理好老式印刷机踏板,继续印制婚宴请柬。
  15岁的弟弟陆水生蹲在铅字架前,用紫金山的枫叶当书签,原本金色的枫叶被战火熏成了焦褐色。
  穿长衫的账房先生老周冲进来,提醒道:“快收《金陵晚报》号外!蒋委员长说要死守南京!”
  陆大川盯着替米铺老板儿子代印的定制件,刚印好的婚宴请柬,红油墨在请柬上洇成血滴状。
  米铺老板儿子过来催货:“明天必须送到!”
  弟弟陆水生发现请柬日期是12月12日,正是守军说能守住的日子。
  巷口卖板鸭的老秦头咳嗽着说:“川娃子,帮我印几份认字图,孙子要开蒙了。”
  当夜。
  陆大川把两袋面粉换成盐,说:“子弹会缺,盐永远有用。”
  剧情围绕着兄弟俩的生活,着重刻画兵临城下普通人的生活。
  日军侵略的消息他们老早就听说了,看着城市一个接一个的沦陷,陆大川心里焦急不已。
  同事劝他不要太担心,说:“南京可是首都,国民政府在这儿,不会出事的。”
  11月20日。
  国民政府正式迁都重庆,让南京城再度蒙上了一层阴霾。
  政府官员、富商,权贵阶层自11月起通过铁路、轮船撤离。
  但普通人依然要生活,为自己的三餐忙碌,陆大川兄弟也是如此。
  他们也想走,但是却无法离开。
  按照南京特别市政府1936年《印刷业工资指导标准》,印刷工陆大川月薪为12元法币。
  作为学徒的弟弟陆水生月薪更低,按照金陵印书馆1937年账册记录,只有2元津贴。
  兄弟合计月收入14元。
  1937年8月前的正常时期,沪宁铁路三等座,南京到上海1.8元,招商局江轮统舱,南京到武汉3.2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