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问鼎(三)(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孝逸暗中叹服,陛下就是陛下,这一手做得高妙。
  仅喊了几句,军心就拢落下来了。
  许多士兵没有看到程务挺回来,再想到以前的传言,知道出事了。对程务挺许多将士很爱戴的,想在做名将,首先得会用人,用好人,手下人肯为你卖命,这个仗才能打好。最基本的一点。
  可那边呢?
  那边若是黑齿常之,就是他拿了李威诏书前来,也未必会有多少人服气,然而面对李威,一个个怂了。
  喊完了,在李孝逸配合下,用朱穹诸将,替换了许多将领。仅一会儿工夫,十万军队全部被控制起来,没有砍一刀,没有放一箭。只是李孝逸很担心,自己投靠皇上是对的,因为自己曾经帮助过武则天,皇上借自己手将军队稳定下来,以后也休想大用了。但生命会保全下来,就不是大用,还会继续保留一些官爵。可是自己家人还在东都,太后会不会一怒之下,将自己家人全部处斩?
  李威也头痛。
  顺利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下面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脚步,然而政局糜烂,不能将所有官员一起换掉吧。再说国库,母亲为了拉拢人心,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往外洒,其中最少有自己一半的汗水。回到京城后,估计国库多半空空如也。还有将士,自己在西域洒钱洒得凶,但那是外路之财。
  可母亲呢,洒得比自己还要凶。以后自己怎么办?会有许多贫困的将士,认为母亲比自己做得好。除非自己从哪里变出几千万缗钱,还不够,要几亿缗钱,一直洒下去。
  伤神啊。
  走到中帐。抛开不好的念头,要处理眼前的事务,突厥。
  在他预计里,朔州此时多半失守了,根本就没有想到道真会抵抗了这么多天。布了两局棋,那只是激发道真与手下的信心,拖延一段时间,不能让河东河北糜烂。
  在李威心中,因为突厥人这种强烈的复国意志,与高高在上的心态,已经很不满意。即使忠于道真的各部,李威也打算让他们牺牲。无所谓了,这支民族要得一点用都没有。灭完了突厥,大草原上的真空地带,再慢慢想办法吧。
  可道真坚持下来,精神难得可贵,不得不救。另外整个计划需要考虑。
  让李孝逸将各个情报拿出来观看,看完了沉思。
  这时候侍卫带进来一个人,孔正方。
  福大命大,一大早李威并没有控制全军,太原城全城继续禁严。不过不是那种大敌到来前的禁严,是进出城门口盘查很严,依然在放行。几个人看了看,吓得缩回来。还以为太原城官员在抓捕他们。
  一会儿城外传来惊天动地的呐喊声,知道大局已定,张知愿这才大开城门,让百姓自由出入。一下子,百姓全部向城外军营里蜂拥而去。几个突厥尾巴十分狐疑。
  孔正方也在狐疑,虽不是那种特聪明的人,多次脱颖而出,还是比平常人聪明的,隐约地猜出一些。
  但他面临着一个困难。
  突厥人派了这几个尾巴保护自己,不是安好心的,是自己对他们有用途,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寻找皇上,看到了昨天晚上他们杀人的果决。一旦自己去找皇上,这几个人会毫不迟疑地将自己击杀。反正城里的百姓一起在往外面跑,士兵拦都拦不住,乱成了一团。杀了自己,他们也能借着混乱逃走。
  第一个想到府衙,立即否决。
  猜到昨天吐谷浑士兵入城与陛下很有可能有关系,但不知道太原城控制得如何,况且屈平既然派人追杀自己,会不会让自己如愿以偿的见到陛下?
  场面很奇怪。明明是光天化日之下,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可是孔正方在几个尾巴尾随之下,全身上下皆毛骨悚然。
  但转机终于出现。
  他在青海为官也有几年时间,境内认识一些将士,守在城门口维持秩序的,有一个党项士兵,恰巧是他境内管辖的士兵。看了看几个尾巴,装作迷茫的样子,随着人群往那边走。眼看近了,大步地冲过去,将这个士兵抓住,说道:“快,带我去见陛下。”
  “孔县丞,你怎么来到这里?”士兵也茫然,还真以为他与一些将领发生冲突,逃出青海。
  “什么也别说,我是奉陛下之命,刻意闹翻的,然后替陛下处理一件密事。任务完成,我处境有些危险,”说完,眼光在侧视,却看到那几个尾巴相视了一眼,夹在人群中准备开溜。
  准备让这个士兵派人抓捕,然而脑海里急转弯。
  不能抓,此时人群拥挤,抓不好抓,如果刻意抓捕,有可能逃回去一两个,骨咄录会知道上了当,有可能还会坏陛下的计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