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问鼎(五)(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骞味道与韦待价,李威很不客气。
  骞味道隐隐的参与了一些迫害案,这次李威回去,他也是李威下手目标之一。仅是因为以前与自己没有发生过剧烈的冲突,所以母亲将他派了过来。
  韦待价是韦月娘家人,但这个人很不要脸面。回去后会立即将他罢免相位。
  裴居道在朝堂里沉默不语,他上位是母亲向天下人做一个表率的。但他是裴雨荷的亲生父亲,不会对自己有什么邪心。可因为才能的原因,李威回去后,也不打算重用。
  而且长孙无忌的霸道,与武家人的胡作非为,让他对外戚很反感。实际上论外戚,李威力量很强大,有裴家,有韦家,有郑家,这三大家族多多少少的出了一些力,然而李威从来没有指望过,或者主动开口,让他们帮助过自己。就是想外戚干政这股歪风自此为止,刹住车。
  金内侍的背叛,同样让他对宦官失去了信任。好象唐朝历史上有地很长一段落宦官干政的历史。
  还有朋党。
  母亲为什么后来将权利紧紧抓住了,正是因为掌控了裴炎,而裴炎又有一干好朋友们,在为他呐喊助威。除非用母亲粗暴的手段对付,否则自己就是将嘴皮子磨破了,象郭待举他们都不相信。
  这成了他心头大恨。
  与裴居道表示了礼貌上的尊重。
  裴居道很尴尬,无可奈何,太后要自己来接皇上,只好来了。
  李威仅对田游岩表示了足够的尊重。
  但心头在叹息。
  这个人在唐朝很有名气,原来因为文才,补太学士。后来罢归,隐入箕山,蚕衣耕食,不交当世。要么偶尔荡漾于山水之间。因此为时人所重。多数人皆逐名利而往,可这些人不重名,不重利,不重官,不重贵,难得,很少见,所以历朝历代对隐士都十分尊重,司马迁将伯夷列为列传第一,也是这个原因。
  田游岩开口道:“陛下,臣奉太后懿旨,前来迎接陛下回京。”
  开口也不凡,直接将旨书改成懿旨,还原了。
  李威让他坐下来,说道:“昔日朕与先帝一道前游嵩山,先帝带朕与母后前去拜访你。那时朕还不知,原来先帝是想取张良请商山四皓故事。”
  “陛下过重,臣受之不起。”田游岩惭愧地说道。
  李威没有作声。
  晚年的父亲智慧在急剧下降,不是说他昏庸,没有昏,一方是儿子社稷,一方是心爱的妻子。在世时,留恋权位,膨胀了妻子的权利,因此害怕自己死后,他与母亲火拼。想用田游岩这个很有名声的隐士,居中调停。
  田游岩有这个本领吗?
  不过当时自己也没有想起来,认为父亲是好虚名。
  田游岩又将武则天的诏书说了一遍,道:“古今住来,孝为其首。天下又以和为贵,陛下还是回京,早定社稷。否则纷纷扬扬,于国不利,于民也不利。”
  “田先生,七庙是何用意?”
  “那是周国公的进谏,太后只取五庙,并没有立下七庙。”
  “田先生,周国公有这么大胆子吗?”
  田游岩不能回答。
  “为什么改制?是不是鸾台凤阁这些充满阴气的名字,更适合大唐的官制?”
  黑齿常之与裴居道都忍不住笑了。
  但问题不是官职的名字女性化,而是性质。无论七庙,还是改制,都是天子所为。就算那份遗诏是真的,仅是决策军国大事,有的事,仍然不能做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