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赵卫红的警觉!炮坦协同理论的实战(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北线,正忙着和116师的侦察部队,在密林中斗智斗勇的447团,突然发现对面的部队改变了打法,装甲部队直接沿着两条主干道发起了突击!
  装甲部队只能沿着固定道路行进的机动方式,在实战中妥妥的就是给敌人送战功。
  从始至终。
  负责防守北线阵地的447团,都不认为敌人的装甲部队会从自己这里尝试突破。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447团的指挥官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轰轰烈烈的“捉地鼠”行动中。
  为此,他甚至还从防守两条主干道的部队中,抽调了大量人员。
  该说不说,447团这两个小时的防守,还是卓有成效的。
  至少116师的侦察部队,没有任何人成功的进行了渗透,穿过447团的防守区域。
  可当116师的装甲部队,突然极其反常的,堪称“自杀式冲锋”一般的沿着主干道发起突击。
  被抽调了诸多人手的防守部队,面对这波进攻显得捉襟见肘,零星的反击非但没能给狂飙猛进的装甲部队造成困扰,反而还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接连不断的在坦克与后方炮兵的精准打击中宣告“牺牲!”
  再看看南线的445团.他们倒是没有因为调度上的问题,导致防线上出现兵力空虚的情况。
  但他们的情况和447团大差不差,甚至还比不上447团!
  原因很简单。
  打不过啊!
  说起来,这也和赵卫红有点关系。
  他当初提出“炮坦协同”理论的时候,仅仅是想顺势引出自己的毕业论文。
  但赵卫红不“重视”,不代表其他人不会重视。
  尤其是来自兵器工业集团的苗老,更是将赵卫红提出的“炮坦协同”当成了接下来信息化装备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达成的重要指标。
  无他。
  赵卫红描述出来的那番前景,实在是太诱人了!
  而距离赵卫红提出“炮坦协同”理论,已经过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这么久的时间,足够第一批成果落地生根,应用于实战当中!
  很不幸。
  赵卫红如今所处的149师,就变成了自己这套军事理论的第一个实战对象,第一个“受害者!”
  大炮轰鸣!铁甲纵横!
  当445团不得不因为敌人的炮火轰击而在战壕间进行躲避时。
  116师最为精锐的装甲部队,已经沿着炮火的轨迹,发起了势不可挡的冲锋!
  而116师的96a坦克,与04式步战车上装备的初级战场信息处理终端,让前方的装甲部队与后方炮兵部队形成了一整套针对重点目标“猎-歼”模式!
  装甲部队发现,狩猎!
  炮兵部队攻击,歼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