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温颜做指导,差人把竹篾放到门板上,将剥了籽的棉花铺到上头。
  仆人背上弹弓,牛筋弦靠怀,一手拿弹弓,一手拿榔头,将弦贴近棉花里。
  榔头击打到弓弦上发出震颤,棉花顿时起伏飞舞,众人皆笑了起来。
  这稀奇把戏委实有点意思,人们全都好奇围观。
  那仆人背着弹弓弹了阵儿,觉得门板放得太矮了,费腰。
  于是人们把门板抬高了些。
  他又操作了会儿,才觉得合适了。
  周瑾行也来看把戏。
  弓弦发出“嗡嗡”的震颤声,铺在门板上的棉絮被震动到处飞,肉眼可见的蓬松起来。
  弹制蓬松的棉花成为皮棉,可作纺纱。
  温颜抓了一捧,捏起来的手感软软的,颜色洁白,很讨人喜欢。
  人们啧啧称奇,觉得像羊绒似的,填充到衣裳里肯定暖和。
  温颜差人拿筷子把皮棉搓成条状,妇人们找来手摇纺车,尝试纺纱。
  刚开始不太习惯,后来多试几回,纺出来的纱线便均匀细致起来,并且非常扎实。
  周瑾行把纱线拿到手里看了看,觉得粗了些,还可以更细,这样织出来的布才更柔软。
  今年朝中的京官们算是走了运,庄子里制作好的皮棉被运送至尚衣局填充做袄子。
  颜色差一些的棉花则分给庄子里的奴仆,供他们自己做袄子御寒。
  前来帮衬采摘的村民也分得一些,他们知晓白叠子昂贵,宁愿讨要一些做过冬的衣裳也比拿工钱强。
  温颜在庄子里待了近半月才回宫,周瑾行则提前几日回去了。
  她带了棉布棉袄和一床棉被回去给政事堂那帮老头看。
  这回那帮老头儿并无异议,是认可白叠子作用的。
  如果在西域那边能大量种植,不失为一件民生益事。
  推广白叠子种植的提案得到一致认可。
  温宗荣回去同柳氏提起这茬儿,称赞道:“咱们三娘到底有眼光,把御花园里的白叠子种到庄稼地里,日后老百姓过冬就容易多了。”
  柳氏好奇道:“老百姓愿意种?”
  温宗荣捋胡子,“眼下粮食为重,自然不愿意。
  “不过西域不像中原人烟稠密,且白叠子喜日照,最适宜种植,朝廷应会在那边尝试推广。”
  柳氏道:“这倒是功德一件,倘若物美价廉,定受人喜欢。”
  似想起了什么,柳氏又问起允州那边的税改。
  温宗荣道:“二郎说进展得还算顺遂,有了通州的例子,官绅们都不敢生事,说到底,谁都不想砸前程和饭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