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桂榜题名惊绣户 旧戚归帆议玉缘(4 / 6)
当下颔首应承,随着那婆子往后门而去。少一时出得后门,果然便见莺儿等在一旁的马车里。
莺儿生怕被旁人瞧见,招呼香菱入内,这才扯了香菱的手儿笑道:“好姑娘,可把你等来了。我们姑娘打发我来问问,远大爷头一场考的如何?”
香菱嗔笑道:“鬼鬼祟祟的,你又不曾彻底搬走,大大方方来寻我就是了,何必要背着人?”
莺儿苦恼道:“缘由你家大爷知晓,我就不说了。我也是怕了太太催问,这才偷偷寻了姐姐。”
香菱笑着摇摇头,这才一五一十将黛玉押中考题,陈斯远气定神闲等一一说将出来。
莺儿听罢合掌大喜,千恩万谢过香菱,这才催着车马赶快往外城薛家老宅回转。过得半个时辰到得薛家老宅,莺儿难掩喜色,一路快步往后头寻来。
这会子宝姐姐正心不在焉地绣着女红,曹氏知小姑子心下挂念陈斯远,当下也不戳破,只捡着家中琐屑说与宝钗听。
“姑娘姑娘,大喜,大喜啊!”
莺儿叫嚷声忽来,惊得宝姐姐扎破了手指。宝姐姐也顾不得缠伤,霍然起身迎了两步,看着飞奔而来的莺儿道:“怎么样了?”
莺儿又是一福,道:“大喜!林姑娘押中了考题,远大爷头一场考得极好!”
宝姐姐略略恍惚,顿觉如饮甘霖,通体舒泰!也不用她追问,莺儿便将香菱所说细细复述了一通。
待听罢,可把宝姐姐喜得好一番手足无措、心儿乱颤!若是此番得中,那可是十七岁的进士啊!论年轻,算算放在本朝也能排在前三!
若是殿试时得中头甲、二甲,能考中庶吉士,待三十年后,即便不能入阁拜相,好歹也是一方督抚。
宝钗难得喜形于色,曹氏自是看在眼中,当即便寻了小丫鬟吩咐道:“难得姑娘高兴,去吩咐下去,晚饭预备一桌席面,我与姑娘好生吃一顿。”
小丫鬟欢快应声而去,此时宝姐姐忽而醒过神来,合掌道:“糟了!那些文稿不可留下,你快去荣国府说一声儿……”
谁知不容宝钗说完,莺儿就笑道:“远大爷素来谨慎,哪里会留下把柄?不用姑娘说,远大爷回来便将文稿付之一炬,烧了个干净呢。”
宝钗如释重负,笑道:“这就好,这就好……”
回转身形,见嫂子曹氏正玩味地打量自个儿,宝姐姐俏脸儿一红,赧然道:“让嫂子见笑了。”
曹氏乐呵呵道:“你这几日一直挂心,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的,这下总能略略放心了吧?”
宝姐姐心下雀跃,嘴上却道:“纵使做了好文章,也要得考官青睐,如今说这些还早。”
曹氏笑而不语。恰此时外头招呼一声儿,旋即便有曹氏的大丫鬟荷心快步而来。入内敛衽一福,说道:“奶奶、姑奶奶,太太打发小厮送了信儿来。”
说罢将信笺奉上,曹氏看罢又给宝钗看,待姑嫂两个看过,面上俱都欢喜不已。
曹氏就笑道:“这下可好,算算时日太太十七、八便能到通州,可惜那劳什子铁轨还没修完,若不然当日便能抵京呢。”
宝钗笑着附和几句,心下却五味杂陈。薛姨妈信中只说大略抵达之日,却丝毫没提那女婴。宝姐姐一边厢欢喜,薛姨妈一回,自个儿便能与陈斯远议婚了;愁的是,那女婴到底是个什么来路?
罢了,多思无益,待妈妈回来,只管催促着将婚事议定。至于旁的,宝姐姐也不好多管。
……………………………………………………
倏忽几日,陈斯远连考两场,转眼便到了三月十五这天。
上午巳时刚过,陈斯远早早交卷走人,排开人群上得自家马车,与贾琏等言说一番,畅快着回转荣国府。
回得清堂茅舍,沐浴一番自不多提,随即便有苗儿来请,说是贾赦、邢夫人预备了席面,请陈斯远下晌过去赴宴。
陈斯远无事一身轻,中午连午点也不曾用,未时准时赴宴。席间推杯换盏,一则为陈斯远庆贺,二则也催问陈斯远与迎春的婚事。 ↑返回顶部↑
莺儿生怕被旁人瞧见,招呼香菱入内,这才扯了香菱的手儿笑道:“好姑娘,可把你等来了。我们姑娘打发我来问问,远大爷头一场考的如何?”
香菱嗔笑道:“鬼鬼祟祟的,你又不曾彻底搬走,大大方方来寻我就是了,何必要背着人?”
莺儿苦恼道:“缘由你家大爷知晓,我就不说了。我也是怕了太太催问,这才偷偷寻了姐姐。”
香菱笑着摇摇头,这才一五一十将黛玉押中考题,陈斯远气定神闲等一一说将出来。
莺儿听罢合掌大喜,千恩万谢过香菱,这才催着车马赶快往外城薛家老宅回转。过得半个时辰到得薛家老宅,莺儿难掩喜色,一路快步往后头寻来。
这会子宝姐姐正心不在焉地绣着女红,曹氏知小姑子心下挂念陈斯远,当下也不戳破,只捡着家中琐屑说与宝钗听。
“姑娘姑娘,大喜,大喜啊!”
莺儿叫嚷声忽来,惊得宝姐姐扎破了手指。宝姐姐也顾不得缠伤,霍然起身迎了两步,看着飞奔而来的莺儿道:“怎么样了?”
莺儿又是一福,道:“大喜!林姑娘押中了考题,远大爷头一场考得极好!”
宝姐姐略略恍惚,顿觉如饮甘霖,通体舒泰!也不用她追问,莺儿便将香菱所说细细复述了一通。
待听罢,可把宝姐姐喜得好一番手足无措、心儿乱颤!若是此番得中,那可是十七岁的进士啊!论年轻,算算放在本朝也能排在前三!
若是殿试时得中头甲、二甲,能考中庶吉士,待三十年后,即便不能入阁拜相,好歹也是一方督抚。
宝钗难得喜形于色,曹氏自是看在眼中,当即便寻了小丫鬟吩咐道:“难得姑娘高兴,去吩咐下去,晚饭预备一桌席面,我与姑娘好生吃一顿。”
小丫鬟欢快应声而去,此时宝姐姐忽而醒过神来,合掌道:“糟了!那些文稿不可留下,你快去荣国府说一声儿……”
谁知不容宝钗说完,莺儿就笑道:“远大爷素来谨慎,哪里会留下把柄?不用姑娘说,远大爷回来便将文稿付之一炬,烧了个干净呢。”
宝钗如释重负,笑道:“这就好,这就好……”
回转身形,见嫂子曹氏正玩味地打量自个儿,宝姐姐俏脸儿一红,赧然道:“让嫂子见笑了。”
曹氏乐呵呵道:“你这几日一直挂心,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的,这下总能略略放心了吧?”
宝姐姐心下雀跃,嘴上却道:“纵使做了好文章,也要得考官青睐,如今说这些还早。”
曹氏笑而不语。恰此时外头招呼一声儿,旋即便有曹氏的大丫鬟荷心快步而来。入内敛衽一福,说道:“奶奶、姑奶奶,太太打发小厮送了信儿来。”
说罢将信笺奉上,曹氏看罢又给宝钗看,待姑嫂两个看过,面上俱都欢喜不已。
曹氏就笑道:“这下可好,算算时日太太十七、八便能到通州,可惜那劳什子铁轨还没修完,若不然当日便能抵京呢。”
宝钗笑着附和几句,心下却五味杂陈。薛姨妈信中只说大略抵达之日,却丝毫没提那女婴。宝姐姐一边厢欢喜,薛姨妈一回,自个儿便能与陈斯远议婚了;愁的是,那女婴到底是个什么来路?
罢了,多思无益,待妈妈回来,只管催促着将婚事议定。至于旁的,宝姐姐也不好多管。
……………………………………………………
倏忽几日,陈斯远连考两场,转眼便到了三月十五这天。
上午巳时刚过,陈斯远早早交卷走人,排开人群上得自家马车,与贾琏等言说一番,畅快着回转荣国府。
回得清堂茅舍,沐浴一番自不多提,随即便有苗儿来请,说是贾赦、邢夫人预备了席面,请陈斯远下晌过去赴宴。
陈斯远无事一身轻,中午连午点也不曾用,未时准时赴宴。席间推杯换盏,一则为陈斯远庆贺,二则也催问陈斯远与迎春的婚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