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丑妻近地家中宝(3 / 5)
荣国府如今还是一等將军,待贾璉袭爵,便成了三等將军。眼看这爵位是保不住了,总要另寻出路。
什么出路?承平之时,文贵武贱,自是要读书科考。
早前贾敬、贾珠两个读书种子折了,打断了贾家往耕读传家转变。如今贾兰接过衣钵,又有旁支的贾菌颇为灵醒,贾家再下一代,说不得就要应在这二人身上。
且贾母本就对王夫人心存不满,略略思量,便笑道:“李祭酒都这般说了,自是天大的好事儿。只是兰哥儿才十岁,是不是太早了些?”
李紈就道:“想当日远兄弟来府中,也没大兰儿多少。再说往南边儿去,总不能只兰儿自个儿一个,说不得小廝、丫鬟都要带上几个。我寻思著,到时候寻个妥帖的人护送,料想也是无恙。”
贾母笑道:“也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盼著兰哥儿早日出息……就是不知我能不能瞧见那一日了。”
李紈忙道:“老太太身子安康,便是再活二十年也是寻常。”
贾母哈哈大笑,道:“再活二十年岂不成了妖怪?”
李紈少不得奉承了好一通,待哄了贾母高兴,这才窃喜著离了荣庆堂。转头到得贾兰书房,见贾兰正摇头晃脑的背书,李紈心下十分熨帖。
待入內將南下求学之事说了,贾兰先是雀跃不已,旋即蹙眉犹豫道:“孩儿若去了金陵,母亲身边岂不无人照看?”
李紈心下又是泛酸又是好笑,道:“你才多大年纪,我又不曾七老八十的,哪里就要你来照看?你此番南下,只管用心攻读,我还指望我儿来日出人头地,给我挣一副誥命来呢。”
贾兰这才欢喜起来,郑重道:“母亲放心,孩儿定用心研读。”
此事定下,转头李紈催著丫鬟为贾兰拾掇行囊,又定下月初三启程,林林种种自不多言。
……………………………………………………
马车飞驰,一路向东。
车前,一车夫扬鞭呼喝,另有一慎刑司番子手持雁翎刀、腰別手銃。
忽而那番子瞪眼呼喝道:“兀那贼婆子快快闪开,不要命啦!”
铁轨旁拾马粪的农妇扭头一溜烟的跑了,只留下番子骂骂咧咧的声响。
京师往通州的复线铁轨开通半月,盗取铁轨之事就连著发生了几宗,又有一出夜里劫车的大案。燕平王大为火光,乾脆调取慎刑司无所事事的番子沿途押运、看顾,三日前杀得人头滚滚,这才止住盗取之风。
不过此事也有弊端,慎刑司的番子都是心狠手辣之辈,隨手又带著火銃。可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昨日便有个横跨铁轨的农人被番子一銃打翻,苦主家中闹哄哄跑去顺天府衙门告状,如何处置还不得而知呢。
前车之后连著两节两丈左右的车厢,彼此並不连通,左右又有玻璃窗,刻下正有个巴掌大的小脸儿探出窗外嘻嘻笑著。俄尔,那小脸儿便被一手拽了回去,旋即便是晴雯劈头盖脸的教训:“灌多了风仔细闹肚子!”
车厢逼仄,避无可避,鸞儿只得蔫头耷脑应了。晴雯乾脆搂著妹子又凑坐窗口,看著外间荒芜的田埂感慨连连,道:“只怕眼看就要进通州了吧?真真儿是快啊。”
另一边,红玉端来两盏半满的茶奉上。迎春回过神来,笑道:“眼看进通州了,你也不用忙,快坐著吧。”
香菱笑著答应了,返身自去寻了五儿嘰嘰呱呱私语起来。
迎春握著茶盏,又扭头往外瞭望,心下只觉心旷神怡。比之宝釵、黛玉,迎春方才是真正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些年最远也不过隨著老太太往海淀庄子里去避暑,便是那香山都不曾去过一趟。
此一番出来,二姑娘满是新奇,左瞅瞅、右看看,只觉得两只眼睛都不够用了。
对面坐著的陈斯远正翻看一封邸报,此时好似看罢了,便隨手丟在桌案上。
小夫妻四目相对,迎春就道:“邸报上可有什么大事儿?”
陈斯远道:“大事儿没有,不过有给事中上疏请各地常平仓敞开收取民间玉高粱。”
玉高粱就是玉米,这玩意跟陈斯远认知中的玉米不大一样,產量低不说,还极吃地力,唯一的好处就是不挑地方,山坡、阴沟都能种。 ↑返回顶部↑
什么出路?承平之时,文贵武贱,自是要读书科考。
早前贾敬、贾珠两个读书种子折了,打断了贾家往耕读传家转变。如今贾兰接过衣钵,又有旁支的贾菌颇为灵醒,贾家再下一代,说不得就要应在这二人身上。
且贾母本就对王夫人心存不满,略略思量,便笑道:“李祭酒都这般说了,自是天大的好事儿。只是兰哥儿才十岁,是不是太早了些?”
李紈就道:“想当日远兄弟来府中,也没大兰儿多少。再说往南边儿去,总不能只兰儿自个儿一个,说不得小廝、丫鬟都要带上几个。我寻思著,到时候寻个妥帖的人护送,料想也是无恙。”
贾母笑道:“也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盼著兰哥儿早日出息……就是不知我能不能瞧见那一日了。”
李紈忙道:“老太太身子安康,便是再活二十年也是寻常。”
贾母哈哈大笑,道:“再活二十年岂不成了妖怪?”
李紈少不得奉承了好一通,待哄了贾母高兴,这才窃喜著离了荣庆堂。转头到得贾兰书房,见贾兰正摇头晃脑的背书,李紈心下十分熨帖。
待入內將南下求学之事说了,贾兰先是雀跃不已,旋即蹙眉犹豫道:“孩儿若去了金陵,母亲身边岂不无人照看?”
李紈心下又是泛酸又是好笑,道:“你才多大年纪,我又不曾七老八十的,哪里就要你来照看?你此番南下,只管用心攻读,我还指望我儿来日出人头地,给我挣一副誥命来呢。”
贾兰这才欢喜起来,郑重道:“母亲放心,孩儿定用心研读。”
此事定下,转头李紈催著丫鬟为贾兰拾掇行囊,又定下月初三启程,林林种种自不多言。
……………………………………………………
马车飞驰,一路向东。
车前,一车夫扬鞭呼喝,另有一慎刑司番子手持雁翎刀、腰別手銃。
忽而那番子瞪眼呼喝道:“兀那贼婆子快快闪开,不要命啦!”
铁轨旁拾马粪的农妇扭头一溜烟的跑了,只留下番子骂骂咧咧的声响。
京师往通州的复线铁轨开通半月,盗取铁轨之事就连著发生了几宗,又有一出夜里劫车的大案。燕平王大为火光,乾脆调取慎刑司无所事事的番子沿途押运、看顾,三日前杀得人头滚滚,这才止住盗取之风。
不过此事也有弊端,慎刑司的番子都是心狠手辣之辈,隨手又带著火銃。可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昨日便有个横跨铁轨的农人被番子一銃打翻,苦主家中闹哄哄跑去顺天府衙门告状,如何处置还不得而知呢。
前车之后连著两节两丈左右的车厢,彼此並不连通,左右又有玻璃窗,刻下正有个巴掌大的小脸儿探出窗外嘻嘻笑著。俄尔,那小脸儿便被一手拽了回去,旋即便是晴雯劈头盖脸的教训:“灌多了风仔细闹肚子!”
车厢逼仄,避无可避,鸞儿只得蔫头耷脑应了。晴雯乾脆搂著妹子又凑坐窗口,看著外间荒芜的田埂感慨连连,道:“只怕眼看就要进通州了吧?真真儿是快啊。”
另一边,红玉端来两盏半满的茶奉上。迎春回过神来,笑道:“眼看进通州了,你也不用忙,快坐著吧。”
香菱笑著答应了,返身自去寻了五儿嘰嘰呱呱私语起来。
迎春握著茶盏,又扭头往外瞭望,心下只觉心旷神怡。比之宝釵、黛玉,迎春方才是真正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些年最远也不过隨著老太太往海淀庄子里去避暑,便是那香山都不曾去过一趟。
此一番出来,二姑娘满是新奇,左瞅瞅、右看看,只觉得两只眼睛都不够用了。
对面坐著的陈斯远正翻看一封邸报,此时好似看罢了,便隨手丟在桌案上。
小夫妻四目相对,迎春就道:“邸报上可有什么大事儿?”
陈斯远道:“大事儿没有,不过有给事中上疏请各地常平仓敞开收取民间玉高粱。”
玉高粱就是玉米,这玩意跟陈斯远认知中的玉米不大一样,產量低不说,还极吃地力,唯一的好处就是不挑地方,山坡、阴沟都能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