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大家风度自高函(2 / 5)
……………………………………………………
陈斯远不知错怪了司棋,刻下歪坐车中打著腹稿,马车轆轆而行,不一刻到得燕平王府。
小廝庆愈招呼一声儿,陈斯远挑开帘櫳下得马车。
早先陈斯远便是燕平王座下的红人儿,今时今日贵为翰林,境遇自是与先前又有不同。
他才下得车来,便有丁道隆笑盈盈迎將出来。
二人廝见,那丁道隆便笑道:“陈翰林来得巧,今日王爷恰好閒適在家。不知翰林今日是——”
陈斯远笑道:“也是凑巧,这几日无意中得了一桩发財的好营生。这不,验证几回,眼见无误,本官这就急吼吼来见王爷了。”
丁道隆笑容愈盛。先前那蕺菜素的营生,就让其在外头置办了一处三进的大宅,於丁道隆而言,这陈斯远简直就是財神爷啊。
丁道隆不禁哈哈一笑,將陈斯远让进角门,这才道:“咱家还说一早儿怎么就被喜鹊吵醒了呢,敢情应在了翰林身上。王爷交代过,旁人都能不见,唯独翰林来了,也不用通稟,径直引到书房就是。”
“誒呀,王爷厚爱,本官惭愧。”
二人假模假式的边走边聊,不一刻进得后园书斋里。陈斯远进得內中,便见燕平王正逗弄著一只鷯哥儿说话。
见陈斯远来了,燕平王挑眉道:“林家女才过门,此时合该蜜里调油啊,你不在家好生陪伴娇妻,怎地来了本王府上?”
不待陈斯远分说,丁道隆就道:“王爷,陈翰林无意中得了一桩发財的好营生。因记得王爷提携之恩,这才巴巴儿来了王府。”
“哦?”燕平王勉强打起了几分精神。今岁风调雨顺,夏粮业已入库,再有一月秋粮也要入库,除去少数府、县遭了灾,余下地方上呈奏疏都言今年合该丰收。
农业社会,大顺八成半的税赋都源自粮產。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圣上自忖本岁用度充足,也就不曾压榨內府。燕平王又是个惫懒性儿,圣人不催,他便得过且过。
可好歹这位王爷还有些忧虑意识,情知天有不测,这才勉强打起了几分精神。
谁料,陈斯远开口却道:“回王爷,下官所献之策,非止赚钱,可还解京师百万黎民吃用水之困厄。”
“哦?”燕平王又打起几分精神,道:“枢良快坐,来呀,上好茶。枢良不妨细细说来。”
丁道隆赶忙搬了椅子来,陈斯远道谢一声儿撩开衣袍落座,这才不急不缓地说將起来。
陈斯远之策说来也简单:內城多达官显贵,內府发遣匠人登门兜售,约定一口甜水井多少银子,略略能有些进项。甚至乾脆圣人赐下恩典,给达官显贵免费打甜水井,料想到时必齐诵圣上圣明;
外城三教九流匯聚,胡同繁多。各坊打几口甜水井,架起水车来往水塔里充水,再用胶乳管子连到各家各户。或是约定每月用水资费,或是统计一个胡同的水量均摊资费。
也不用多,只消比如今把持水道的水霸便宜一半,京师上下就得感念朝廷恩德。
燕平王听罢果然心下大动。內府是什么?於士大夫口中,那是天家与民爭利啊,是以这年头內府可没什么好名声。
真如陈斯远所言,一则赚了银子,二则博了好名声,可谓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儿!
略略思量,燕平王不禁笑道:“好好好,若果如枢良所言,真真儿是天大的好事儿。只有一样……果然打了甜水井?”
陈斯远道:“下官用的是家中下人,领头者名为罗四两。王爷若不信,只管叫了人来,便在王府之中打个甜水井。”
“好,如此,事不宜迟,你且回去打发了那罗四两过来。”顿了顿,又觉不妥,道:“不,还是本王派侍卫隨你回去吧。”
陈斯远笑著拱手应下。
燕平王心下感慨一番,只道陈斯远果有陶朱之能。旋即又心生纳罕,忍不住道:“古怪,此策既然可行,枢良如今又非白身,何不上陈奏疏与朝廷?”
陈斯远古怪一笑,道:“王爷以为呢?” ↑返回顶部↑
陈斯远不知错怪了司棋,刻下歪坐车中打著腹稿,马车轆轆而行,不一刻到得燕平王府。
小廝庆愈招呼一声儿,陈斯远挑开帘櫳下得马车。
早先陈斯远便是燕平王座下的红人儿,今时今日贵为翰林,境遇自是与先前又有不同。
他才下得车来,便有丁道隆笑盈盈迎將出来。
二人廝见,那丁道隆便笑道:“陈翰林来得巧,今日王爷恰好閒適在家。不知翰林今日是——”
陈斯远笑道:“也是凑巧,这几日无意中得了一桩发財的好营生。这不,验证几回,眼见无误,本官这就急吼吼来见王爷了。”
丁道隆笑容愈盛。先前那蕺菜素的营生,就让其在外头置办了一处三进的大宅,於丁道隆而言,这陈斯远简直就是財神爷啊。
丁道隆不禁哈哈一笑,將陈斯远让进角门,这才道:“咱家还说一早儿怎么就被喜鹊吵醒了呢,敢情应在了翰林身上。王爷交代过,旁人都能不见,唯独翰林来了,也不用通稟,径直引到书房就是。”
“誒呀,王爷厚爱,本官惭愧。”
二人假模假式的边走边聊,不一刻进得后园书斋里。陈斯远进得內中,便见燕平王正逗弄著一只鷯哥儿说话。
见陈斯远来了,燕平王挑眉道:“林家女才过门,此时合该蜜里调油啊,你不在家好生陪伴娇妻,怎地来了本王府上?”
不待陈斯远分说,丁道隆就道:“王爷,陈翰林无意中得了一桩发財的好营生。因记得王爷提携之恩,这才巴巴儿来了王府。”
“哦?”燕平王勉强打起了几分精神。今岁风调雨顺,夏粮业已入库,再有一月秋粮也要入库,除去少数府、县遭了灾,余下地方上呈奏疏都言今年合该丰收。
农业社会,大顺八成半的税赋都源自粮產。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圣上自忖本岁用度充足,也就不曾压榨內府。燕平王又是个惫懒性儿,圣人不催,他便得过且过。
可好歹这位王爷还有些忧虑意识,情知天有不测,这才勉强打起了几分精神。
谁料,陈斯远开口却道:“回王爷,下官所献之策,非止赚钱,可还解京师百万黎民吃用水之困厄。”
“哦?”燕平王又打起几分精神,道:“枢良快坐,来呀,上好茶。枢良不妨细细说来。”
丁道隆赶忙搬了椅子来,陈斯远道谢一声儿撩开衣袍落座,这才不急不缓地说將起来。
陈斯远之策说来也简单:內城多达官显贵,內府发遣匠人登门兜售,约定一口甜水井多少银子,略略能有些进项。甚至乾脆圣人赐下恩典,给达官显贵免费打甜水井,料想到时必齐诵圣上圣明;
外城三教九流匯聚,胡同繁多。各坊打几口甜水井,架起水车来往水塔里充水,再用胶乳管子连到各家各户。或是约定每月用水资费,或是统计一个胡同的水量均摊资费。
也不用多,只消比如今把持水道的水霸便宜一半,京师上下就得感念朝廷恩德。
燕平王听罢果然心下大动。內府是什么?於士大夫口中,那是天家与民爭利啊,是以这年头內府可没什么好名声。
真如陈斯远所言,一则赚了银子,二则博了好名声,可谓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儿!
略略思量,燕平王不禁笑道:“好好好,若果如枢良所言,真真儿是天大的好事儿。只有一样……果然打了甜水井?”
陈斯远道:“下官用的是家中下人,领头者名为罗四两。王爷若不信,只管叫了人来,便在王府之中打个甜水井。”
“好,如此,事不宜迟,你且回去打发了那罗四两过来。”顿了顿,又觉不妥,道:“不,还是本王派侍卫隨你回去吧。”
陈斯远笑著拱手应下。
燕平王心下感慨一番,只道陈斯远果有陶朱之能。旋即又心生纳罕,忍不住道:“古怪,此策既然可行,枢良如今又非白身,何不上陈奏疏与朝廷?”
陈斯远古怪一笑,道:“王爷以为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