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歷史的幽灵(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相信它是真的,但我也相信我们的档案是完整可信的。
  我很好奇您的资料来自哪里?”瓦连京表情严肃,內心迫不及待想到得到答案。
  坐在他对面的林燃,用比瓦连京甚至还要更標准的莫斯科口音回復道:“瓦连京同志,你曾是那个时代的工程师,你最清楚档案有多么容易被调整。
  特別是那些涉及高层政治和失败的项目。
  你看到的档案也许是被调整后的档案,而我给你的资料才是真实的歷史。”
  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歷史,歷史在这一刻已经被混淆。
  林燃说的是他改变后的歷史,但展现出来的自信,让瓦连京迟疑,难不成我们歷史上真的搞定了n1?
  林燃关於档案的指责,更是让瓦连京眉头一皱,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话是直接在戳毛子的肺气管。
  因为苏俄歷史上,毛子最擅长这样干。
  列夫·托洛茨基在所有官方照片、歷史教科书和官方文件中的记录都被系统性地移除。
  有一张著名照片,是列寧在红场演讲,当时托洛茨基站在台阶上。
  但后来苏俄的官方版本中,他被彻底擦除,仿佛从未存在过。
  像尼古拉·叶若夫,同样的被系统性刪除。
  “托洛茨基、叶若夫、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
  林燃跟报菜名一样,把苏俄歷史上被系统性清除的大人物们说了出来,字正腔圆的莫斯科口音,让面前的瓦连京仿佛回到了八十年代,他连忙摆了摆手:“够了,教授,够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你说的没错。”
  瓦连京可不想回忆八十年代,那是苏俄最惨痛的记忆,整个航天系统面临著前所未有的窘境。
  那时,他还是能源號火箭项目的一名高级工程师。
  表面上,他们正在为那个宏伟的暴风雪號太空梭项目而努力,克里姆林宫的宣传机器还在高唱著与阿美莉卡抗衡的伟大颂歌。
  但瓦连京清晰地记得,在华丽的幕布背后,一切都在腐烂。
  那是一种无望的窘境,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他记得在拜科努尔的发射场,凛冽的寒风吹过巨大的总装大楼,吹过未完工的燃料管道。
  不是技术问题,是资金。
  项目预算被层层削减,工人们因为拿不到足额的工资而懒散、酗酒。
  那些曾为人类征服太空而激昂燃烧的理想主义者,如今每天都在为能否买到一双像样的鞋子而发愁。
  他记得在设计局里,他不得不亲自去求那些军方採购员,只为拿到几颗可靠的集成电路晶片。
  他们知道西方有更先进、更小巧的数字处理器,但碍於严格的禁运和国內半导体工业的落后,他们只能依赖那些体积庞大、计算力低下、可靠性差的苏制元件。
  每一次火箭试车,瓦连京都要向上帝祈祷,祈祷关键的传感器不要在点火瞬间失效。
  最痛苦的是人才的流失。
  那些跟隨科罗廖夫、格鲁什科拼搏了一生的老专家们,带著他们的经验和荣誉,一个接一个地退休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