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74章
  【作为一名在时尚圈摸爬滚打十五年的编辑,我见过太多所谓的“红毯奇迹“。
  但2002年5月18日那个戛纳的中午,当范彬彬身披万降临红毯时,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永恒的时尚时刻“。
  记得那天是2002年戛纳电影节开幕后的第三天中午。
  我刚结束一场无聊的品牌采访,来到卢米埃厅门口的红毯媒体区,和同事聊着今天的电影。
  《龙虾》,我记得很清楚。
  这是一部一开始没多少人看好,但很快便展现黑马之姿的电影。
  那时候我对这电影的导演、未来的国际巨星路江并不熟悉,作为时尚编辑,我对电影也没太大兴趣。
  我更关注时尚,也只关注时尚。
  但前两天的红毯实在令人失望。
  开幕夜上,那些好莱坞明星们穿着千篇一律,仿佛戛纳红毯也成了美国工业力量的展示舞台。
  第二天的红毯更是灾难,期待了许久的莫妮卡贝鲁尼的礼服明显不合身,或者说,莫妮卡肆意放纵了自己,身材走样,不再是当年的女神。
  我的主编甚至考虑提前撤掉戛纳特辑,改做米兰时装周的回顾。
  “这就是所谓的时尚盛宴?“她在电话里这样质问我。
  这个问题,直到第三天中午之前,我都没法回答。
  但到了这天的中午11点,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龙虾》被放在中午首映,艳阳高照,人困马乏,正午的阳光直射在红毯上,大多数明星都会避开这个时段——强光会暴露所有妆容缺陷。
  电影又是中国作品,这也意味着,今天的红毯和时尚基本无缘。
  我想当时几乎所有的媒体人心里都清楚这一点。
  所以哪怕红毯已经开始,当时我的想法也是收工后要不要去喝一杯艾米丽家的手工拿铁。
  但就是在这种“绝不可能”的情况下,奇迹发生了!
  刚过11点,一阵异样的骚动便从红毯入口传来。
  同行们像被施了咒语般集体转身,无数相机同时发出的“咔嚓“声密集得让人耳鸣。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眼看到她的样子——那不是寻常的明星登场,而是一幅行走的莫奈园!
  在主持人的唱名下,我很快知道了她叫范彬彬,而她今天的造型也有个好听的名字:仙子。
  透视薄纱袖口与深v领口平衡了甜美与性感,数百朵手工刺绣的立体朵在阳光下呈现出惊人的质感:象牙白的薄纱底衬上,手工刺绣的牡丹、芍药和玉兰以渐变的方式绽放,从肩头的写实风格逐渐过渡到裙摆的印象派笔触。
  最绝的是,设计师在瓣里织入了特殊的反光丝线,让整条裙子在强光下反而呈现出柔和的珠光。
  我的同事突然抓住我的手臂:“天啊,她在发光“
  后来我才知道,整条裙子足有336朵手工缝制的朵,为了让这些朵呈现出晨露欲滴的效果,设计师采用的是中国最顶级的刺绣技术之一——苏绣。
  这也是一项几乎和丝绸同一时间诞生的技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