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原来(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奴不知爹娘是谁,也不大会说话,在苏文看来是救了他们,实则是阿奴想吃肉,苏文也是用烤肉将阿奴留下一直跟着他。
  阿奴不傻,虽不怎么说话,苏文说他心里都明白,也只信任苏文,那些年苏文能快速爬到刘吉身前,与阿奴着实分不开,一些别人不敢走的线路,苏文敢,且苏文本就有经商的脑子,几笔生意做下来,刘吉想看不到他都不行。
  盐商,可不只是靠盐引过活。
  所以,这一趟让苏文带着阿奴来开封,便不用再带多余的人,免得传出去些不好的风声。
  ……
  刘吉高兴的等着孙儿的出生,确实让他如愿了,但紧跟着便是接二连三的噩耗。
  先是孙儿出生后便身弱,没到六个月便夭折了,紧跟着他便收到新皇登基后想要迁都的消息。
  永乐帝迁都北京这才几年?漕运上刚刚才都捋顺了,前期投入的银钱就像那运河的水一样,刘吉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可这水还没有流向挖好的渠中多少,便要停了?
  刘吉亲自去了一趟北京,再回来时,仿佛老了十岁。
  苏文知道迁都这事板上钉钉了。
  这时的苏文虽还不算左膀右臂,确也是已经能出入刘吉书房的人了,这等大事自然要好一番商议。
  要说苏文怎么也没胆子提出这么有建设性的建议,可架不住开封有一个时刻关心刘旺孩子的周成。
  周成差不多每个月都要给苏文来信,信中除了关心刘旺的孩子,每次还要问问医师的行踪,只盼着万一有一天苏文能说动医师了。
  往日收到周成的信,苏文只觉着厌烦,但又不能得罪,便总是敷衍着回信,甚至不曾提及孩子夭折的事,但在刘吉心情极度糟糕,苏文极度想要在刘吉面前表现一下的时候收到信,苏文突然想到了几件事。
  他在开封曾听周成抱怨过他做牛做马这么多年,仍旧不能得到老王爷的完全信任,能赚钱的买卖老王爷都不让做,从云南来的一些药材老王爷都是要亲自过目的,还有汉王,汉王很想与老王爷走动,派人数次以借阅新书为名到开封来,老王爷都让周成接待,从不亲见,汉王派来的那些人是那么好糊弄的?
  周成没少受气。
  这些事让周成很是头疼,虽然周成没有说什么,但苏文知道真的让周成生气的是老王爷挡了周成的财路。
  这些事再加上刘旺去开封解了毒,这些因素在苏文的怪异的脑回路中产生了化学反应,他勇敢的说出了自己的得出的结论:谁能阻拦皇上迁都?只有皇上自己觉着眼下不是时候。
  如何让皇上觉得眼下不是迁都的时候?
  乱!
  苏文只说了开头,刘吉便明白了。
  正因为他们只是商人,哪怕与官府有些交情,有些官员可为他们所用,甚至刘吉这趟进京还见到了几位反对迁都回南京的内阁成员,可也是站在一旁恭顺的听着,听听朝廷上的声音,听听皇上的决心,其他的他们束手无策。
  他们是无法向皇上进言的,当然,能进言也无用,肯定有官员将他们的情况说与皇上知晓,可在皇上眼中,漕运上一些人的声音无足轻重,影响不到皇上的决定。
  但朝局可以。
  谁不知道汉王的心思?若是再加上黔国公呢?如何与开封采药局联系上?若是能够联系上,那便是汉王,黔国公,周王……这力度,皇上怕是短时间内再难琢磨着迁都了吧?
  几人在书房几个不眠之夜后,基本方案便出来了。
  于是刘吉开始着手准备,他先是多方打听皇上对汉王的看法,又派人去云南,想找到黔国公府与采药局之间的秘闻,哪怕是民间的传说也是好的。
  苏文觉着可以直接问周成,刘吉则觉着不然,周成知道的只是老王爷愿意让他知道的。
  果然,过了月余云南那边传来消息,沐家早就安排了人在采药局。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