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招揽(2 / 7)
过了片刻,习惯了之后,张云承逐渐适应了起来。
这时候,王信开门见山。
“山东那边具体是什么情况?”
张云承下意识看向曾直。
曾直笑道:“朝廷的邸报不知真假,山东那边的说法也不靠谱,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总镇想要听听更多人的看法,张兄不用紧张,说说你知道的就行。”
王信没有催促,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深呼吸一口气,张云承恢复了镇定,迎着王信的目光,仿佛下了决心似的。
刚才拘谨的年轻人不见了,原来那个善于言辞的才子又回来了。
经过张云承的三言两语,王信对山东那边的事情有了更一层的认知,不禁陷入了沉思。
按照张云承的说法,其实就是农民忍受不住,号召造反起义,试图推翻大周朝廷。
这可不是小事。
要说天灾人祸,哪一年没有呢?
东南的倭患,大同以前连年遭受胡人祸害,这些是不是人祸?
不光是敌人,更有内部的问题。
至于天灾同样也不少。
就算是原时空的大明,陕北也是持续了数十年的灾害,从万历时期就开始,到了天启年才有白水县的农民王二第一次正式聚众造反。
绝大多数灾民被迫闹事,目的是求活。
朝廷的德性,聪明的百姓都很清楚,只有闹出大事,影响了官员的官帽子,引起朝廷的重视,自己的问题才会有机会得到解决。
不要小瞧古人百姓。
人家精的很。
所以很多闹事,或者聚众为匪等,都是小打小闹,真正说要推翻朝廷的没有一个。
“这个叫做周纶的是什么人?”
王信追问道。
“就是个普通百姓。”
张云承当即说道,“不过此人并非灾民,家里有几十亩地,乡里的日子不算难过,但是此人接触了白莲教后,相信了愚民的那一套,竟然有了野心。”
愚不愚民,谁在愚民,王信不在意,在意的是此人的实力。
张云承也是用了心。
对这件事竟然知道的比贾政都多,王信也是碰碰运气,陆仲恒不在京城,他少了很多情报来源,没想到这张云承坐了几年冷板凳,看上去变得灰心,暗地里却仍在努力。
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那周纶利用白莲教发动灾民,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造反,在景芝镇造反,迅速攻陷北边的安丘县,杀死了知县,随后北上想要进攻青州府首府益都。 ↑返回顶部↑
这时候,王信开门见山。
“山东那边具体是什么情况?”
张云承下意识看向曾直。
曾直笑道:“朝廷的邸报不知真假,山东那边的说法也不靠谱,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总镇想要听听更多人的看法,张兄不用紧张,说说你知道的就行。”
王信没有催促,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深呼吸一口气,张云承恢复了镇定,迎着王信的目光,仿佛下了决心似的。
刚才拘谨的年轻人不见了,原来那个善于言辞的才子又回来了。
经过张云承的三言两语,王信对山东那边的事情有了更一层的认知,不禁陷入了沉思。
按照张云承的说法,其实就是农民忍受不住,号召造反起义,试图推翻大周朝廷。
这可不是小事。
要说天灾人祸,哪一年没有呢?
东南的倭患,大同以前连年遭受胡人祸害,这些是不是人祸?
不光是敌人,更有内部的问题。
至于天灾同样也不少。
就算是原时空的大明,陕北也是持续了数十年的灾害,从万历时期就开始,到了天启年才有白水县的农民王二第一次正式聚众造反。
绝大多数灾民被迫闹事,目的是求活。
朝廷的德性,聪明的百姓都很清楚,只有闹出大事,影响了官员的官帽子,引起朝廷的重视,自己的问题才会有机会得到解决。
不要小瞧古人百姓。
人家精的很。
所以很多闹事,或者聚众为匪等,都是小打小闹,真正说要推翻朝廷的没有一个。
“这个叫做周纶的是什么人?”
王信追问道。
“就是个普通百姓。”
张云承当即说道,“不过此人并非灾民,家里有几十亩地,乡里的日子不算难过,但是此人接触了白莲教后,相信了愚民的那一套,竟然有了野心。”
愚不愚民,谁在愚民,王信不在意,在意的是此人的实力。
张云承也是用了心。
对这件事竟然知道的比贾政都多,王信也是碰碰运气,陆仲恒不在京城,他少了很多情报来源,没想到这张云承坐了几年冷板凳,看上去变得灰心,暗地里却仍在努力。
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那周纶利用白莲教发动灾民,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造反,在景芝镇造反,迅速攻陷北边的安丘县,杀死了知县,随后北上想要进攻青州府首府益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