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坐镇大同(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不是人尽皆知的事么。
  汤平实在忍不住,惊讶道:“我从军就跟著总镇,虽多少听到友军的事跡,可今日亲眼所见,依然难以想像,实在是人神共愤啊。”
  王信倒是平静。
  汤平是义乌矿工出身,底层老百姓想像有限,想不出官员们到底有多恶,只能用贫瘠的见识去猜测。
  包括后来汤平重回队伍。
  但是河西营也是自己已经整改后的。
  所以汤平的確没有亲自见过友军的黑暗,这些本来就是见不得光的事,当事人没有人会去大嘴巴张扬,只会留下一些流言蜚语。
  也就是汤平晓得有这些事,但黑暗的程度却超过他的想像。
  因为他没见过。
  犹如明末。
  都说明代问题最大的是皇帝。
  王信不反对。
  但是不认为最坏的是皇帝。
  最坏的是官员。
  大清三王一公,除了吴三桂,哪一个不是大明官员逼过去的?
  比如。
  孔友德如果不受朝廷信任,能成为崇禎朝编练最新式火器军队的主將?
  人家的的確確在前线坚持抗清。
  最后呢?
  被大户们逼的造反了。
  为了一只鸡。
  为了一只鸡,大户管家就能逼得大明最强新式火器新军的主將低头,孔友德求过情,奈何大户家里朝中有人,不把武將放在眼里。
  孔友德得罪不起。
  把偷鸡的士兵打残废之后,还在大户管家的威胁下,把那士兵游街示眾。
  偷盗是不对。
  可沿途县衙一路都不供应军粮,也不让军队进城买卖,士兵们总不能饿死自己。
  真要是士兵们吃饱肚子,军餉如常发放。
  大明士兵们总体上谁愿意偷鸡摸狗啊。
  而等大清士兵来了,可不是一只鸡的问题,而是全家杀光,掠个白茫茫真乾净的那种。
  为了一只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