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不靠谱(6 / 7)
折银不是百姓想卖粮食就能卖的,控制在地方大户手里,市面上一两银子两石粮,但是收粮不是这个价。
折银是一两银子四石。
以己度人,自己缺钱都如此难熬,何况辽东的东平郡王,与贾府祖上的关係在深,顶多不扣贾府物资罢了,所以该怎么折银还是怎么折。
那么两万亩耕地,因为连年天灾导致收成不好,一亩地可能连一石的收成也没有,加上天高皇帝远,庄子下面的人怎么会伸手,最后可不就是五千两的一半了。
至於那些各色山货,死的活的则来源於黑山。
好像自己儿子出生的时候,东平郡王府上还送过一份礼,因为送礼的人太多,自己又没打算回礼,便没有放在心上,这些礼品都换成银子充了军费。
现在自己熬过了最难的时刻,
收支开始平衡。
帐册上还好有了二十余万两银子,但是他还欠了各家三十余万两银子。
所以每当想到朝廷每年都会亏欠自己四十二万两军费,他心里就不痛快。
而且大周明明没有原时空的后金之患。
不需要每年投几百万近千万两银子拿去填补辽东,代价是九边大部分士兵几年都领不到军费,
但是大周却有和大明一样的官员之祸再多的银子经过他们的手,到了下面也所剩无几。
犹如崇禎朝收到的税赋,实际上已远超天启万历。
在收税方面,崇禎皇帝的確很有能力,比他哥哥和祖父要强的多,可最后落不到士兵手里啊,
要不他死前感嘆文臣个个可杀,不把武官带上呢。
所以自己没有重返大同的时候,大同的军费一百四十万两,到了大同还有九十八万两,但是最后落到土兵手里的连零头都不到。
见微知著,也可知辽东都司又是什么个光景。
民乱虽然到了尾声,可朝廷不靠谱。
鬼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冒出问题来。
所以王信始终担心朝廷会拖欠自己更多的军粮,目前的几十万两银子,自己还能想想办法,要是一百几十万两银子,把自己卖了都凑不齐。
来到曾直所在的公房,他开口问道:“这个月的银子到了没有?”
曾直摇了摇头。
王信没有意外的失望,看了看屋子里的人,决定道:“安排可靠人去大同找知府催一催,还有几位御史,总不能只盯著咱们,朝廷那边他们就不管。”
“找他们没用,还得朝廷那边有人才行。”
曾直深知官场做派,“张吉甫虽然答应了节帅,可他处境多难?除非能有个有分量的人在他面前催促,或者节帅亲自当面催,否则他必然能拖则拖。”
“一时半会去找谁啊。”王信无语。
自从自己不告而別,变相拒绝了林如海贾政他们后,林如海还好,而贾政算是彻底没有了音讯,仿佛要与自己断交似的。
诚然自已没让他满意,可也没必要不闻不问吧。
终归还是书生意气。 ↑返回顶部↑
折银是一两银子四石。
以己度人,自己缺钱都如此难熬,何况辽东的东平郡王,与贾府祖上的关係在深,顶多不扣贾府物资罢了,所以该怎么折银还是怎么折。
那么两万亩耕地,因为连年天灾导致收成不好,一亩地可能连一石的收成也没有,加上天高皇帝远,庄子下面的人怎么会伸手,最后可不就是五千两的一半了。
至於那些各色山货,死的活的则来源於黑山。
好像自己儿子出生的时候,东平郡王府上还送过一份礼,因为送礼的人太多,自己又没打算回礼,便没有放在心上,这些礼品都换成银子充了军费。
现在自己熬过了最难的时刻,
收支开始平衡。
帐册上还好有了二十余万两银子,但是他还欠了各家三十余万两银子。
所以每当想到朝廷每年都会亏欠自己四十二万两军费,他心里就不痛快。
而且大周明明没有原时空的后金之患。
不需要每年投几百万近千万两银子拿去填补辽东,代价是九边大部分士兵几年都领不到军费,
但是大周却有和大明一样的官员之祸再多的银子经过他们的手,到了下面也所剩无几。
犹如崇禎朝收到的税赋,实际上已远超天启万历。
在收税方面,崇禎皇帝的確很有能力,比他哥哥和祖父要强的多,可最后落不到士兵手里啊,
要不他死前感嘆文臣个个可杀,不把武官带上呢。
所以自己没有重返大同的时候,大同的军费一百四十万两,到了大同还有九十八万两,但是最后落到土兵手里的连零头都不到。
见微知著,也可知辽东都司又是什么个光景。
民乱虽然到了尾声,可朝廷不靠谱。
鬼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冒出问题来。
所以王信始终担心朝廷会拖欠自己更多的军粮,目前的几十万两银子,自己还能想想办法,要是一百几十万两银子,把自己卖了都凑不齐。
来到曾直所在的公房,他开口问道:“这个月的银子到了没有?”
曾直摇了摇头。
王信没有意外的失望,看了看屋子里的人,决定道:“安排可靠人去大同找知府催一催,还有几位御史,总不能只盯著咱们,朝廷那边他们就不管。”
“找他们没用,还得朝廷那边有人才行。”
曾直深知官场做派,“张吉甫虽然答应了节帅,可他处境多难?除非能有个有分量的人在他面前催促,或者节帅亲自当面催,否则他必然能拖则拖。”
“一时半会去找谁啊。”王信无语。
自从自己不告而別,变相拒绝了林如海贾政他们后,林如海还好,而贾政算是彻底没有了音讯,仿佛要与自己断交似的。
诚然自已没让他满意,可也没必要不闻不问吧。
终归还是书生意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