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羞辱加身(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试试吧。”做最后的努力,王信同意了曾直的提议,以节度府的名义向朝廷请求调粮。
  市面上的粮价,王信买不起,也买不到大批量的粮食。
  “去问问知府。”
  “粮商不放粮,想要逼反百姓吗?到时候大同百姓们造反,知府能不能背的起责任。”王信做了两手准备,粮食需要求,粮商们也要对付。
  既然自己不方便,还有知府。
  原本自己只管军队,关内的民生是知府负责。
  不过王信也清楚,地方税赋不起,府衙亏空又严重,朝廷没有拨款,大同府衙早就停摆,所以自己才没有指望,可粮商们如今的举动越来越猖狂了。
  “好。”张云承松了口气,主动承担:“这件事我去办。”
  等几人走后,王信却没有放下。
  虽然自己不愿意承认,甚至希望自己猜测是错的,可他又不得不提醒自己,七年的全国性大旱。
  朝廷大概是没有办法的。
  指望朝廷弄来粮食,最后只会耽误时间。
  王信站起身,来到节堂上悬挂的巨大舆图,包含半个北中国,然后是无边无际的大漠。
  关外最好的土地当然是河套,大宁这些地方。
  后世人口两三千万。
  至于几千里之外的和林等地,只是相对于大漠而言算不错,后世也不过三百万人口。
  的确是最严重的干旱。
  可总有些地方有生机,需要找到这些还有生机的土地。
  记得看过一组数据。
  明代万历时期,河套地区以及大宁朵颜,还有大漠,总人口大概为两百余万,其中汉人占比最高,有七十万左右。
  前套作为其中较宜居部分,人口可能占一定比例,然后是其余地区。
  自己在关外打了多年的仗,算是平息了胡患。
  和林太远,自己顾不上,也供应不起农垦队去和林。性价比太低,还是等日后商人们竞争激烈,连边角料也不放过,由他们去吧。
  现在的确旱情严重,但是养活个三四十万人口总可以吧。
  那么别的地方呢?
  王信在舆图上看来看去。
  前套与后套被阴山隔开。
  西边的叫做后套,东边的叫做前套。
  前套后套连接处,一大半是阴山山脉,只有最南边,靠近库布齐沙漠的边缘,才留下了一条口子。
  至于西套地区,自己目前是完全没有办法了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