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变化(5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年纪稍微大些的人仔细思考。
  他们都是通过考核进的稽查队,考核内容简单,待遇不错,但是要求很高,比如身家要清白,乡邻必须有三户没有家人从公的人家愿意作保。
  又有规定,如果向三户人家行贿收税种种手段威逼利诱的,不光会根据程度坐牢三年以上,同时还会收纳保底二十两,贿赂十倍的罚款等等。
  在上班过程中触犯了法律,与普通百姓一样会受到法律惩罚,没有特殊的地方。
  所以谁都不敢乱来,但是懈怠差事也不行。
  被发现后会被革除,而且记录在案,永远也没有再次进入稽查队的机会。
  虽然种种要求高,不比商行里当个伙计轻松,但是依然能吸引不少人。稽查队对自身的要求极多,特别是稽查队的规矩,以及大明律等律法要背的滚瓜烂熟。
  如果稽查队连规矩都不懂,那还谈个屁的规矩。
  证明规矩都是假的。
  年纪大些的人不想工作上出错,万一被革除了怎么办,不办事也不行,农垦队那边说这个灾民不愿意去农垦队,如此不合理,他也不能不管。
  否则出了事,一样是他的责任。
  “先看看。”
  年龄大些的决定等一等,大不了多自己辛苦一点。
  门口那小子突然激动了起来,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消息。
  第二日天还未亮。
  王信已经出门坐上了马车,前往大同最大规模的孩童军所在的营区,马车前后三十几名亲卫骑兵护卫。
  大街上的人不多。
  收各家粪桶出城的粪车,收粪工在大宋是生意,所以干这些活的人工钱比较丰厚,虽然不体面,愿意干的人不多。但是到了大明,收粪工变成了徭役。
  不但挣不到钱,还需要自己贴钱。
  王信当然选择大宋的方式。
  收粪工因为有钱挣,所以态度极好,否则城里百姓就钱给别家的收粪工了。
  对于一家一户而言,分摊的钱并不多,一个月不过几分钱罢了。和送煤工一样,一百块煤也才四分银子,做饭供暖足够用一个月。
  只要保证人人有粮吃,商业运转就能照旧。
  街角突然闹出一阵动静,王信看过去,只见两名百姓压住了一名灾民,通过他们的动作,可以轻易看出两人是稽查队的人。
  “去问问。”
  王信吩咐了一句。
  虽然不喜欢青天大老爷这种最令他恶心的戏码,但是遇到了必然要问的,至于不管不问,理由是事后从管理层面下手云云,那是更恶心的借口。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