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北美一堆小国(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人不禁疑问,大楚帝国不是拥有相当强大的坦克装甲力量吗?
  在这种大型攻坚战役中,为什么宁愿使用传统的散兵线攻击,承受大量伤亡,也不让坦克装甲车上场?
  须知坦克是相当昂贵的陆军主战装甲兵器,购置价格不菲,使用成本高昂,可不是廉价的战争消耗品。
  就以野牛中型坦克为例
  其购置费用高达八万六千银洋,相比较一辆五座的普通宝马轿车6720银洋的售价,足以抵得上12辆这样的轿车价格。
  以现今大楚帝国本土普通工人年均532银洋的收入水平,差不多13年的收入才能够买上一辆入门级宝马轿车,可见价值之高昂。
  在作战训练中,野牛中型坦克每一摩托小时,平均要耗费21.64银洋,这包括所需燃油,官兵薪酬以及其他的装备成本,比如维修配件,维修人员开支等等。
  可这样的一辆野牛中型坦克,在战场上却扛不住众多36毫米至45毫米口径的美制反坦克炮,只不过是挨打的活靶子。
  以美国的工业水准
  想要在短短的两年战争期间,发展出一款足以媲美楚国野牛式中型坦克的美制坦克,并投入大规模生产,确实强人所难。
  可发展出足以击毁楚国坦克的美制反坦克炮,并大规模装备并不困难。
  这种机动灵活的小口径野战反坦克炮,使得楚国坦克部队的应用场景大大受限,就像当前的攻坚战,基本发挥不了太大作用。
  都说战争是促进军事装备的催化剂,这在楚、美战争中也体现的非常明显。
  大楚帝国新一代的猛虎式重型坦克,目前已经研发出了20余辆样车,正在送抵芝加哥前线进行实战测试。
  后续的生产批次日夜赶工,从下个月起就可以批量供应,前期约是80辆,送抵北美战场得到6月份了。
  后续产能将会持续提升,成为北美战场攻坚克锐的杀手锏。
  据说装备了厚重铁甲的猛虎式坦克,采用了大倾斜角炮塔,全重达到36吨,采用履带式5对负重轮,成熟的76毫米主炮设计,正面装甲能够硬抗45毫米炮弹直射。
  侧面装甲也能硬抗14.5毫米反坦克枪,若是能装备前线部队,那绝对是美军的噩梦。
  美军同样不逊色,目前已经开始试制生产m2轻型坦克,新近推出的m2a2型采用双炮塔结构,配备7.62毫米机枪,被称为“梅·维斯特”,已经大批量生产并出现在芝加哥战场前线。
  这种m2轻型坦克装备两个机枪炮塔,每个机枪炮塔装备一挺7.62毫米机枪,对轻步兵的威胁相当大。
  据说还有一种装备37毫米火炮的型号,可目前在芝加哥前线并没有见到,想必很快就会推出,楚军对此已有周全准备。
  这场空前规模北美战争的爆发,极大的促进了战争双方武器科技的飙升,从坦克,飞机,潜艇,舰船等各领域,都涌现出了大量新的武器装备。
  可那不是楚-郑焱亲王关注的事情,他现在聚焦于攻破迪克索~费尔维尤一线防御,将南方军团主力推进到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纳什维尔。
  只要楚国大军抵达,就有能力切断该城的铁路交通运输线,从三个方向围困纳什维尔,达到策应北方军团的战略目的。
  楚、美双方都明白这一点
  所以楚国南方兵团不惜代价的猛攻猛打,调动大量轰炸机实施临空轰炸,投下的炸弹已经有上万吨之多,几乎将面前的防线炸的一片稀烂。
  这严重削弱了迪克索~费尔维尤防御线的作战能力,四道防御线已经攻破了两道,第三道防御线岌岌可危。
  而美军也在不惜代价地向前线增援,沿途遭到了楚国轰炸机的大量杀伤,很多美军官兵倒在了增援的道路上,大量的物资被毁。
  美军利用夜间重新抢修道路,向前抢运物资和人员,甚至在夜间发起坚决反击,血战夺回白天丢失的阵地。
  战斗双方在前线反复争夺,战况呈现白热化趋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