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代父受过 孝义两全(2 / 3)
“嗯。”曹化淳不再多问,只淡淡道,“走吧,咱们去看看。”
崔文升立刻应声,对地上跪着的三人甩下一句:“起来,前头带路。”说罢,便摆开手,引着曹化淳向那通往地牢的阴森入口走去。
一行人沿着陡峭的石阶向下。刚踏入地牢范围,一股混杂着霉味、血腥和秽物的阴湿潮气便扑面而来。虽已是清晨,但阳光仅能从高处几个狭小的透气窗艰难地挤入几缕,勉强照亮窗下的一小片地方,更深处则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昏暗。
走在前面的崔元连忙掏出火折子,吹亮火星,点燃了壁上插着的火把。跳跃的火光顿时驱散了近处的黑暗,却也将扭曲的人影投在湿漉漉的石壁上,更添几分诡异。
崔文升在一旁对曹化淳赔着笑解释:“小祖宗,您多担待,这底下就是这样,大白天也见不到光。”
曹化淳没有说话,只望着那深邃的甬道摇了摇头。
崔元举着火把在前方引路,将沿途墙壁上的油灯一盏盏点亮。昏黄的灯光逐渐连成一线,勉强照亮了通往牢房深处的路。当来到一处牢房前时,崔元停下脚步,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指着栅栏内说道:“小祖宗,这里边儿关着的,就是武清侯家的大公子李国臣。”
说罢,他转身指向紧邻着的另一间牢房:“李国瑞的尸体,就在前面那间。”
此时,彻夜不眠的李国臣已经循声站了起来,借着火光,沉默地望着外面这群不速之客。
曹化淳本来不打算对李国臣说什么,但李国臣却主动走了上来,扶着栅栏望着崔文升:“崔提督。皇上.准备如何发落父亲和我?”
崔文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询问的目光投向曹化淳。
曹化淳向前踱了半步,隔着栅栏平静地回望李国臣,反问道:“李大公子,您知道你小侯爷是怎么死的吗?”
李国臣觉得面前这人有些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对方身份,他蹙眉思索片刻,迟疑道:“敢问公公是……”
“奴婢曹化淳,咱们以前见过的。”曹化淳淡淡地笑了一下。“李大公子不记得奴婢了?”
李国臣愣了一下,似乎想起来了,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疲惫而客套的笑意,拱了拱手:“原来是王掌印门下的曹公公。失敬,失敬。”
“不敢不敢。”曹化淳摆摆手,又将刚才的问题重复了一遍:“李大公子,您知道您弟弟是怎么死的吗?”
“我弟弟他.”李国臣迎着他的目光:“难道不是畏罪自杀的吗?”
曹化淳满意地点了点头:“没错。大公子能明白就好。”
就在这时,对面牢房里猛地爆发出武清侯李铭诚嘶哑癫狂的吼叫,他双手死死抓着栅栏,拼命摇晃:“曹公公!曹公公!不是的,不是自杀!是崔元!是崔元指使那两个畜生勒死了我儿!曹公公!求您!求您一定要奏明皇上!为我儿申冤!主持公道啊!”
崔元心里本来就忐忑,一听到这话,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额头上瞬间冒出冷汗,求助般地望向自己的干爹崔文升。
崔文升脸上笑容不变,也没说话,只暗中递给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曹化淳仿佛没听见武清侯的哭嚎,他面无表情地来到关押李铭诚的牢房门前,隔着栅栏看着里面状若疯癫的老侯爷,声音冷得像冰:“侯爷,话可不能乱说。小侯爷分明是听闻外廷科道官连番渎奏,弹劾侯爷您老罪孽深重,罪该万死。为了保全您的性命,这才选择留下遗书,上吊自尽。小侯爷替父受过,孝义两全。您这般胡言乱语,岂不是枉费了他的一片苦心?”
“不是的!不是的!”李铭诚状若疯癫,手指死死指着崔元和陈氏兄弟,“就是他!就是他们!我亲眼看见崔元下令!看见那两个畜生拿绳子勒死了我儿!我亲眼看见的,我亲眼看见的!曹公公,曹公公,他们矫旨杀人,玷污皇上圣名!您要明察啊!”
曹化淳不再与他争辩,转身走到对面那间牢房门口。借着崔元高高举起的火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具被人用粗糙的麻绳,高吊在牢房的木栅上的尸体。尸体四肢下垂,面色青紫,眼球凸出,显是死不瞑目。
曹化淳仰头,默然地与尸体对视片刻,目光随后扫过凌乱的牢房:“勒痕清晰,现场整齐,没有挣扎、搏斗的痕迹,这分明就是自缢身亡!”
说罢,曹化淳大袖一甩,毫不犹豫地转身,朝着来时的方向走去。不再多看身后一眼。崔文升等人立刻快步跟上。
身后,传来李铭诚撕心裂肺的哭嚎和咒骂,在幽深的地牢里反复回荡,凄厉不堪。
重新回到地面,原本温和的晨光此时竟刺得人有些睁不开眼。
崔文升在崔元几近哀求的目光下凑近曹化淳,压低声音道:“小祖宗,您也听到了。武清侯这般胡言乱语,若任由他一直这么嚷嚷下去,恐怕终究不是个事儿啊?您看”
“崔师叔多虑了。”曹化淳摆摆手,继续走向自己的轿子。“侯爷年事已高,又遭此丧子巨痛,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也是常情。之后,他会被送去安国公的陵寝终身悔过。那里清静,没人会打扰他,更没人会听他说这些无谓的疯话。” ↑返回顶部↑
崔文升立刻应声,对地上跪着的三人甩下一句:“起来,前头带路。”说罢,便摆开手,引着曹化淳向那通往地牢的阴森入口走去。
一行人沿着陡峭的石阶向下。刚踏入地牢范围,一股混杂着霉味、血腥和秽物的阴湿潮气便扑面而来。虽已是清晨,但阳光仅能从高处几个狭小的透气窗艰难地挤入几缕,勉强照亮窗下的一小片地方,更深处则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昏暗。
走在前面的崔元连忙掏出火折子,吹亮火星,点燃了壁上插着的火把。跳跃的火光顿时驱散了近处的黑暗,却也将扭曲的人影投在湿漉漉的石壁上,更添几分诡异。
崔文升在一旁对曹化淳赔着笑解释:“小祖宗,您多担待,这底下就是这样,大白天也见不到光。”
曹化淳没有说话,只望着那深邃的甬道摇了摇头。
崔元举着火把在前方引路,将沿途墙壁上的油灯一盏盏点亮。昏黄的灯光逐渐连成一线,勉强照亮了通往牢房深处的路。当来到一处牢房前时,崔元停下脚步,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指着栅栏内说道:“小祖宗,这里边儿关着的,就是武清侯家的大公子李国臣。”
说罢,他转身指向紧邻着的另一间牢房:“李国瑞的尸体,就在前面那间。”
此时,彻夜不眠的李国臣已经循声站了起来,借着火光,沉默地望着外面这群不速之客。
曹化淳本来不打算对李国臣说什么,但李国臣却主动走了上来,扶着栅栏望着崔文升:“崔提督。皇上.准备如何发落父亲和我?”
崔文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询问的目光投向曹化淳。
曹化淳向前踱了半步,隔着栅栏平静地回望李国臣,反问道:“李大公子,您知道你小侯爷是怎么死的吗?”
李国臣觉得面前这人有些眼熟,但一时又想不起对方身份,他蹙眉思索片刻,迟疑道:“敢问公公是……”
“奴婢曹化淳,咱们以前见过的。”曹化淳淡淡地笑了一下。“李大公子不记得奴婢了?”
李国臣愣了一下,似乎想起来了,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疲惫而客套的笑意,拱了拱手:“原来是王掌印门下的曹公公。失敬,失敬。”
“不敢不敢。”曹化淳摆摆手,又将刚才的问题重复了一遍:“李大公子,您知道您弟弟是怎么死的吗?”
“我弟弟他.”李国臣迎着他的目光:“难道不是畏罪自杀的吗?”
曹化淳满意地点了点头:“没错。大公子能明白就好。”
就在这时,对面牢房里猛地爆发出武清侯李铭诚嘶哑癫狂的吼叫,他双手死死抓着栅栏,拼命摇晃:“曹公公!曹公公!不是的,不是自杀!是崔元!是崔元指使那两个畜生勒死了我儿!曹公公!求您!求您一定要奏明皇上!为我儿申冤!主持公道啊!”
崔元心里本来就忐忑,一听到这话,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额头上瞬间冒出冷汗,求助般地望向自己的干爹崔文升。
崔文升脸上笑容不变,也没说话,只暗中递给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曹化淳仿佛没听见武清侯的哭嚎,他面无表情地来到关押李铭诚的牢房门前,隔着栅栏看着里面状若疯癫的老侯爷,声音冷得像冰:“侯爷,话可不能乱说。小侯爷分明是听闻外廷科道官连番渎奏,弹劾侯爷您老罪孽深重,罪该万死。为了保全您的性命,这才选择留下遗书,上吊自尽。小侯爷替父受过,孝义两全。您这般胡言乱语,岂不是枉费了他的一片苦心?”
“不是的!不是的!”李铭诚状若疯癫,手指死死指着崔元和陈氏兄弟,“就是他!就是他们!我亲眼看见崔元下令!看见那两个畜生拿绳子勒死了我儿!我亲眼看见的,我亲眼看见的!曹公公,曹公公,他们矫旨杀人,玷污皇上圣名!您要明察啊!”
曹化淳不再与他争辩,转身走到对面那间牢房门口。借着崔元高高举起的火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具被人用粗糙的麻绳,高吊在牢房的木栅上的尸体。尸体四肢下垂,面色青紫,眼球凸出,显是死不瞑目。
曹化淳仰头,默然地与尸体对视片刻,目光随后扫过凌乱的牢房:“勒痕清晰,现场整齐,没有挣扎、搏斗的痕迹,这分明就是自缢身亡!”
说罢,曹化淳大袖一甩,毫不犹豫地转身,朝着来时的方向走去。不再多看身后一眼。崔文升等人立刻快步跟上。
身后,传来李铭诚撕心裂肺的哭嚎和咒骂,在幽深的地牢里反复回荡,凄厉不堪。
重新回到地面,原本温和的晨光此时竟刺得人有些睁不开眼。
崔文升在崔元几近哀求的目光下凑近曹化淳,压低声音道:“小祖宗,您也听到了。武清侯这般胡言乱语,若任由他一直这么嚷嚷下去,恐怕终究不是个事儿啊?您看”
“崔师叔多虑了。”曹化淳摆摆手,继续走向自己的轿子。“侯爷年事已高,又遭此丧子巨痛,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也是常情。之后,他会被送去安国公的陵寝终身悔过。那里清静,没人会打扰他,更没人会听他说这些无谓的疯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