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织经堂(中)(2 / 3)
“就今天傍晚吧,”祁彪佳接过签单,低头看了看:“那会儿我也该回去了。”
“成!”掌柜立刻点了头。
祁彪佳迭好签单塞进袖中,转过头就要离开了。掌柜的跟在他的身后,准备送他出去。可祁彪佳刚走出去还没两步,又突然回过头,问那掌柜:“对了,掌柜的,你们这儿……出不出书呀?”
掌柜脚步一停,眼里闪过几分诧异,隨后认真起来:“出书?您是说刻板出书吗?”
祁彪佳点点头:“没错。”
“那请问是私刻还是商刻?”掌柜又问。
“当然是商刻。”祁彪佳说。
一听“商刻”,掌柜的脸上立刻堆起更热络的笑,转身朝楼梯口扬了扬手:“那就是生意了!祁公子,楼上有雅间,咱们上去细谈?”说著,他又朝后院喊了声:“陈三儿!”
先前那个收雨棚的伙计立刻从后院跑了出来,手里还拿著块布巾:“掌柜的,您叫我?”
“你先把铺子看著,”掌柜吩咐道,“再让后厨送壶龙井,配两碟杏仁酥上来,送到二楼雅间。”
“好嘞!”陈三儿脆生生地应道。
掌柜转向祁彪佳,做了个“请”的手势:“祁公子,楼上请,咱们慢慢说。”
————————
祁彪佳跟著掌柜往楼上走去,木楼梯在两人的踩动下发出轻微的声响。沿墙的博古架上摆著不少线装的旧书,函套上的题签泛著经年的暗黄。
转过拐角,祁彪佳立刻就看见了雅间门口那帘绣著几竿翠竹的浅青色门帘,掀帘而入时,一股淡淡的墨香混著樟木的气息扑面而来。墙面上掛著两幅字画,一幅是行书题诗,笔势洒脱,另一幅是浅絳山水,画的正是海河景致。
“祁公子,这边坐。”掌柜引著祁彪佳来到靠窗的位置,待他坐下后,才转身去推窗。窗栓“咔嗒”一声响,外头的光亮便带著雨后的清新气涌了进来。
雨过天晴,楼下的街道逐渐热闹起来,挑著菜担的农夫穿著草鞋踩过一个又一个水洼,走边吆喝,摇著拨浪鼓的货郎蹲在街角,身边围著几个吵闹的孩童,熙攘的人声混著车轮碾过青石板的“軲轆”声一起飘进雅间,给这满室的雅气,平添了一份市侩的俗。
掌柜在祁彪佳对面椅子上坐下,本想客套几句等伙计把茶点端上来再切入主题,可祁彪佳却先按捺不住了。他放下摺扇,一只手横撑在桌面上,微微前倾身子:“掌柜的,不知道您听没听过冯梦龙这个人?”
“冯梦龙”掌柜眨眨眼,眉峰轻轻蹙起,像是在翻找记忆:“好像確实在哪儿听过。他以前出过什么书吗?”
“《墨憨斋定本传奇》您该有印象吧?”祁彪佳说道,“墨憨斋是他的自號,那本传奇里收了《双雄记》《万事足》《精忠旗》,天津这边儿已经有班子在唱了,都是他自己写的本子。除此之外,他还写过《掛枝儿》《山歌》《笑府》,虽然不怎么雅,但也都是些有趣的俗谈。”
“《掛枝儿》……”掌柜的眉头拧得更紧了,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地点著:“好像是有这么一本书”掌柜已经確信自己的確看过这人的作品,但这会儿就是想不起更多的东西了。
恰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是后厨的伙计端著茶点过来了。
那伙计端著一个木质的托盘,托盘上摆著一壶热茶、两只倒扣的小杯,点心是两碟儿撒了层白粉的杏仁酥,以及一小碟蜜饯。
伙计默默地把东西搁在桌上,刚要退下,掌柜却叫住他:“你下去的时候跟陈三儿说一声。让他在库房里找找,看看有没有冯梦龙的书。不管是哪本,找到了就拿上来。”
“哎,好嘞。”伙计应了声,轻手轻脚地关上门走了。
掌柜给祁彪佳倒了杯茶,热气裹著龙井的清香飘到半空:“祁公子,您是想把这位冯先生的书,拿到我们这儿来商刻出版?”
“正是。”祁彪佳点头致谢,接过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去年我北上赶考之前,从冯兄那儿得了一本新刊的《古今小说》。这书是万历四十八年才写成的,里头的故事都新鲜,讲的又是市井里的人情世故,要是刊刻出来,保管能卖个好价钱。”
掌柜的眼神一动,手指在杯沿上轻轻划著名:“您刚说『新刊』?”
“是。”
“也就是说,”掌柜问道。“这书已经刻过一次了?” ↑返回顶部↑
“成!”掌柜立刻点了头。
祁彪佳迭好签单塞进袖中,转过头就要离开了。掌柜的跟在他的身后,准备送他出去。可祁彪佳刚走出去还没两步,又突然回过头,问那掌柜:“对了,掌柜的,你们这儿……出不出书呀?”
掌柜脚步一停,眼里闪过几分诧异,隨后认真起来:“出书?您是说刻板出书吗?”
祁彪佳点点头:“没错。”
“那请问是私刻还是商刻?”掌柜又问。
“当然是商刻。”祁彪佳说。
一听“商刻”,掌柜的脸上立刻堆起更热络的笑,转身朝楼梯口扬了扬手:“那就是生意了!祁公子,楼上有雅间,咱们上去细谈?”说著,他又朝后院喊了声:“陈三儿!”
先前那个收雨棚的伙计立刻从后院跑了出来,手里还拿著块布巾:“掌柜的,您叫我?”
“你先把铺子看著,”掌柜吩咐道,“再让后厨送壶龙井,配两碟杏仁酥上来,送到二楼雅间。”
“好嘞!”陈三儿脆生生地应道。
掌柜转向祁彪佳,做了个“请”的手势:“祁公子,楼上请,咱们慢慢说。”
————————
祁彪佳跟著掌柜往楼上走去,木楼梯在两人的踩动下发出轻微的声响。沿墙的博古架上摆著不少线装的旧书,函套上的题签泛著经年的暗黄。
转过拐角,祁彪佳立刻就看见了雅间门口那帘绣著几竿翠竹的浅青色门帘,掀帘而入时,一股淡淡的墨香混著樟木的气息扑面而来。墙面上掛著两幅字画,一幅是行书题诗,笔势洒脱,另一幅是浅絳山水,画的正是海河景致。
“祁公子,这边坐。”掌柜引著祁彪佳来到靠窗的位置,待他坐下后,才转身去推窗。窗栓“咔嗒”一声响,外头的光亮便带著雨后的清新气涌了进来。
雨过天晴,楼下的街道逐渐热闹起来,挑著菜担的农夫穿著草鞋踩过一个又一个水洼,走边吆喝,摇著拨浪鼓的货郎蹲在街角,身边围著几个吵闹的孩童,熙攘的人声混著车轮碾过青石板的“軲轆”声一起飘进雅间,给这满室的雅气,平添了一份市侩的俗。
掌柜在祁彪佳对面椅子上坐下,本想客套几句等伙计把茶点端上来再切入主题,可祁彪佳却先按捺不住了。他放下摺扇,一只手横撑在桌面上,微微前倾身子:“掌柜的,不知道您听没听过冯梦龙这个人?”
“冯梦龙”掌柜眨眨眼,眉峰轻轻蹙起,像是在翻找记忆:“好像確实在哪儿听过。他以前出过什么书吗?”
“《墨憨斋定本传奇》您该有印象吧?”祁彪佳说道,“墨憨斋是他的自號,那本传奇里收了《双雄记》《万事足》《精忠旗》,天津这边儿已经有班子在唱了,都是他自己写的本子。除此之外,他还写过《掛枝儿》《山歌》《笑府》,虽然不怎么雅,但也都是些有趣的俗谈。”
“《掛枝儿》……”掌柜的眉头拧得更紧了,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地点著:“好像是有这么一本书”掌柜已经確信自己的確看过这人的作品,但这会儿就是想不起更多的东西了。
恰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是后厨的伙计端著茶点过来了。
那伙计端著一个木质的托盘,托盘上摆著一壶热茶、两只倒扣的小杯,点心是两碟儿撒了层白粉的杏仁酥,以及一小碟蜜饯。
伙计默默地把东西搁在桌上,刚要退下,掌柜却叫住他:“你下去的时候跟陈三儿说一声。让他在库房里找找,看看有没有冯梦龙的书。不管是哪本,找到了就拿上来。”
“哎,好嘞。”伙计应了声,轻手轻脚地关上门走了。
掌柜给祁彪佳倒了杯茶,热气裹著龙井的清香飘到半空:“祁公子,您是想把这位冯先生的书,拿到我们这儿来商刻出版?”
“正是。”祁彪佳点头致谢,接过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去年我北上赶考之前,从冯兄那儿得了一本新刊的《古今小说》。这书是万历四十八年才写成的,里头的故事都新鲜,讲的又是市井里的人情世故,要是刊刻出来,保管能卖个好价钱。”
掌柜的眼神一动,手指在杯沿上轻轻划著名:“您刚说『新刊』?”
“是。”
“也就是说,”掌柜问道。“这书已经刻过一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