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每个人都在糊弄皇帝(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另外还有大同兵变、宁夏兵变、吴桥兵变、宁远兵变、甘州兵变等等。
  一百二十年间,有记录的兵变就五十九次,平均两年兵变一次,起因各种各样,但归根结底,都是腐败贪墨,制度性欠饷,再加上有人推波助澜原因。
  而今南直隶可能发生的兵变,结合孙维贤的变故,显然也是背后有人在推动。
  “一场兵变,可能只是开胃小菜。”
  “真正影响的是什么?”
  “藩王么?”
  海玥稍作沉吟,脑海里就有了联想。
  不怪他如此想法,这个年代,并未是明朝末年,天下皆反的时候。
  参与兵变,形同谋逆。
  胆敢谋逆,必有根基。
  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被明成祖激励过的朱家王爷了。
  明代藩王封地多依托长江、淮河、大运河等水系,便于与南直隶往来。
  比如武昌府的楚王、湖北蕲州的荆王、开封府的周王、卫辉府的潞王。
  不过朱棣后来将藩王内迁至河南、湖广等地,也是为避免其过于靠近富庶的南直隶。
  真要接近的话,宁王算是近的了。
  当年宁王自南昌起兵,率舟师蔽江东下,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欲取南京。
  策略很正确。
  进图金陵,是藩王作乱必须的根基。
  唯有占了金陵,发展壮大,才有可能真正与北方的京师抗衡,夺取江山。
  当然别说那一步,宁王连金陵城的边都没摸到。
  他失败的原因有多方面,积蓄的实力并不强大、孤立无援,不得民心等等。
  最重要的,是军事方面的致命失误。
  先是沿江强攻安庆,后又回师救援南昌,顾头不顾尾,被人牵着鼻子走,这样还能成功就见鬼了。
  两步错棋,导致其声势浩大,却以最快速度被平定。
  四十三天就没了。
  “不过宁王从生出反意,到发檄各地,指斥朝廷,彻底造反,中间其实是有着十二年积累的。”
  根据史料记载,宁王先后贿赂太监刘瑾及佞臣钱宁、伶人臧贤等,恢复已裁撤的护卫,蓄养亡命,再幽禁地方文武官员,残杀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密谋起兵。
  从正德二年起。
  到正德十四年造反。
  这期间,就是不断的搜刮钱财,蓄养私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