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独立发行(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辰不吝赞美,越是接触特效,才越知道这时候做特效有多难。
  每一帧的画面都是用人和时间磨出来的。
  从工业光魔出来后,张辰又去了一趟立方体。
  很多事情都等着他做决定。
  “《暮光之城》我想的定档明年的暑期档~”
  张辰惊讶:“和那些大片公然竞争?”
  “对,就是和他们正面竞争,我有信心《暮光之城》可以杀出重围。”戴安显得信心满满。
  暑期档一般都是大公司的自留地,这时候学生放假了,看电影的人多。
  但观影人数多,竞争也激烈。
  好莱坞六大的大项目一般都选择这个时候上映。
  戴安敢正面硬钢,看来是真的对《暮光之城》充满了信心啊。
  “可以。”
  张辰选择相信戴安。
  “此外,这部电影,我想我们公司独立发行~”
  张辰不置可否:“详细说说~”
  “有我们之前几部作品的良好口碑,我相信这次美国本土的开画数量可以谈到3000家往上……”
  这个发行规模已经可以了。
  好莱坞六大也不过如此。
  一般而言,只有成功的续作电影,开画数量才会达到恐怖的4000家,其余的,3000家已经算是很大规模,并且承担不小风险的发行了。
  “那海外呢?”
  好莱坞为什么只有六大?
  梦工厂那么厉害,为什么没有成为第七大?
  因为人家手里掌握着完整的生产和发行资源。
  一些好的独立电影公司,靠着自身的影响力,在北美可以做到与六大不相伯仲,但说到海外就不行了。
  六大在海外有固定的当地发行商或者发行分公司,还掌握政策等一系列其他的东西,这些都不是独立电影公司可以搞定的。
  “海外我是这么想的,依旧我们自己搞,不和六大合作,他们的费用太贵了。”
  六大的渠道是广,但收费也高。
  而且没有谈判的余地,因为具备这种能力的就那几家公司,你找谁都得挨宰。
  “《暮光之城》小说已经在 50多个国家出版,销量超 1.2亿册,为电影奠定了‘自带流量’的优势,降低了海外市场的认知成本。
  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找各个国家当地的发行商谈合作,针对区域市场特点做出最合适的合作与宣传方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