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楚云飞:这事,只有我能做(求订阅(5 / 5)
  这一刻。
楚云飞的内心,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实质上已经清楚,随着华北反攻的辉煌胜利,随着他对晋绥军、中央军、乃至各路杂牌军的成功整合,他的威望与手中实际掌控的力量。
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隐隐超过了远在山城的那位委员长。
汤恩伯的倒台,看似是其咎由由自取,但又何尝不是山城方面,对自己这位功高震主的“爱将”,一次含蓄而深刻的敲打与警告?
委员长怕了。
他怕自己成为第二个、第三个手握重兵、尾大不掉的“封疆大吏”。
所以。
这封“军法总监”的密令,既是一场考验。
也是一个陷阱,更是一种政治上的平衡术。
楚云飞知道。
这个时候的他必须拿出属于他的一点点的“诚意”,来安抚那位最高领袖的不安。
而这份“诚意”,就是主动去接下这把最烫手的、足以灼伤自己的“尚方宝剑”。
戴雨农是委员长的“暗刃”,负责处理那些见不得光的阴私。
而他楚云飞,则必须成为委员长手中的另一把刀,一把悬在所有骄兵悍将头顶的、公开的、最锋利的“法刀”。
他要用查办贪腐的雷霆手段,去砍向那些盘根错节的派系势力,去得罪那些自己本可以拉拢的同僚。
他要用这种方式,主动地、刻意地,将自己孤立起来。
如果说,常瑞元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那么他楚云飞,注定要成为一个“孤臣”。
一个手握重权,却不拉帮结派;
一个功高盖世,却永远只听命于皇帝一人的孤臣。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赢得战争的同时,在这诡谲的政治棋局中,保全自己,也保全麾下数十万将士的未来。
但,如果查到最后,查到常瑞元的头上,又当如何呢?
楚云飞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片刻后,
他转过身,对他的三位二人说道,语气平静却无比坚定:“这把刀,我接了。”
“因为,只有向委员长证明,我这把最锋利的刀,刀柄永远握在他的手中,他才能放心地,让我继续去打赢这场战争。”
“缅甸的仗,要打。”
“这些趴在国家身上吸血的硕鼠,更要杀!”
“传我命令。”他眼中寒光一闪:“备车。我们的第一站就去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先从自己人查起.””(本章完) ↑返回顶部↑
			
			
			
			
			
		楚云飞的内心,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实质上已经清楚,随着华北反攻的辉煌胜利,随着他对晋绥军、中央军、乃至各路杂牌军的成功整合,他的威望与手中实际掌控的力量。
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隐隐超过了远在山城的那位委员长。
汤恩伯的倒台,看似是其咎由由自取,但又何尝不是山城方面,对自己这位功高震主的“爱将”,一次含蓄而深刻的敲打与警告?
委员长怕了。
他怕自己成为第二个、第三个手握重兵、尾大不掉的“封疆大吏”。
所以。
这封“军法总监”的密令,既是一场考验。
也是一个陷阱,更是一种政治上的平衡术。
楚云飞知道。
这个时候的他必须拿出属于他的一点点的“诚意”,来安抚那位最高领袖的不安。
而这份“诚意”,就是主动去接下这把最烫手的、足以灼伤自己的“尚方宝剑”。
戴雨农是委员长的“暗刃”,负责处理那些见不得光的阴私。
而他楚云飞,则必须成为委员长手中的另一把刀,一把悬在所有骄兵悍将头顶的、公开的、最锋利的“法刀”。
他要用查办贪腐的雷霆手段,去砍向那些盘根错节的派系势力,去得罪那些自己本可以拉拢的同僚。
他要用这种方式,主动地、刻意地,将自己孤立起来。
如果说,常瑞元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那么他楚云飞,注定要成为一个“孤臣”。
一个手握重权,却不拉帮结派;
一个功高盖世,却永远只听命于皇帝一人的孤臣。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赢得战争的同时,在这诡谲的政治棋局中,保全自己,也保全麾下数十万将士的未来。
但,如果查到最后,查到常瑞元的头上,又当如何呢?
楚云飞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片刻后,
他转过身,对他的三位二人说道,语气平静却无比坚定:“这把刀,我接了。”
“因为,只有向委员长证明,我这把最锋利的刀,刀柄永远握在他的手中,他才能放心地,让我继续去打赢这场战争。”
“缅甸的仗,要打。”
“这些趴在国家身上吸血的硕鼠,更要杀!”
“传我命令。”他眼中寒光一闪:“备车。我们的第一站就去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先从自己人查起.””(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