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两百八十六章:官场惊变,两相弄潮(2 / 5)
信宫前殿的两阙已没有尸体,秦王政杀人的余威尚在。
中宫,奉天殿。
御史大夫隗状等在殿外广场上。
他一身宽大衣袍,两襟对开,露出内衬的细麻中衣。脚穿棕色鹿皮靴,腰间美玉在行动间“叮咚”作响,手持一卷竹简,欲面见秦王政。
奉天殿殿门大开,一宦官走来,奉王上之命请隗状进内。
隗状整理衣衫,踏入大殿。
“拜见王上。”隗状欠身行礼,这是他第一次私下请见王上。
“不必多礼。”秦王政坐在人体工学椅上,微微颔首:“隗卿此来,所为何事?”
隗状低着头,双手递上竹简:
“臣弹劾左丞相,右丞相。”
秦王政发现竹简上面的编绳还带着新鲜的青色,显然是刚刚编缀不久,眼中有异色闪过。其扣在案上的食指敲打一下竹简,没有说话。
御史大夫的正职就有监察百官,隗状作为从法理来讲毫无问题。
赵高低着头,自隗状托举双手中接过竹简。
捧回来,轻放在秦王政身前桌案上。
秦王政打开竹简,粗略看一遍,面色不悲不喜,几乎没有变化。
殿角的青铜仙鹤香炉吐出一缕青烟,在晨光中袅袅升起。
用余光偷觑秦王政的隗状看不出王上心意,腰不由自主弯了一些。
左等右等,等不来王上言语,隗状索性主动说道:
“每一日,每一个官府,都有官员被缉拿抓捕,罢免官职。
“当下咸阳人心惶惶,官员人人自危无心做事,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安稳。
“臣请王上为国家计,在大乱子没有生出之前,立刻停止对官员的彻查。”
秦王政眼睛盯着隗状的弹劾奏章:
“若两相抓的人都没有错漏,被罢官者皆当被罢官,你还坚持己见吗?”
隗状腰杆挺直:
“臣当下谏言,与弹劾两位丞相公器私用关系不大。
“周武王反商时,有八百诸侯响应。然八百诸侯中,真正出兵与商作战者只有八个,史称牧誓八国。
“周武王能率八国伐商,取而代之,就是因为没有追究那七百余只声援不出兵的诸侯。
“若周武王对七百余诸侯一个一个找过去,就不会有后来的周朝。
“王上当效仿周武王行事,不要对官员太过苛责。相信经过如此长时间,剩下官员会认真做事。
“若王上非要追查到底。 ↑返回顶部↑
中宫,奉天殿。
御史大夫隗状等在殿外广场上。
他一身宽大衣袍,两襟对开,露出内衬的细麻中衣。脚穿棕色鹿皮靴,腰间美玉在行动间“叮咚”作响,手持一卷竹简,欲面见秦王政。
奉天殿殿门大开,一宦官走来,奉王上之命请隗状进内。
隗状整理衣衫,踏入大殿。
“拜见王上。”隗状欠身行礼,这是他第一次私下请见王上。
“不必多礼。”秦王政坐在人体工学椅上,微微颔首:“隗卿此来,所为何事?”
隗状低着头,双手递上竹简:
“臣弹劾左丞相,右丞相。”
秦王政发现竹简上面的编绳还带着新鲜的青色,显然是刚刚编缀不久,眼中有异色闪过。其扣在案上的食指敲打一下竹简,没有说话。
御史大夫的正职就有监察百官,隗状作为从法理来讲毫无问题。
赵高低着头,自隗状托举双手中接过竹简。
捧回来,轻放在秦王政身前桌案上。
秦王政打开竹简,粗略看一遍,面色不悲不喜,几乎没有变化。
殿角的青铜仙鹤香炉吐出一缕青烟,在晨光中袅袅升起。
用余光偷觑秦王政的隗状看不出王上心意,腰不由自主弯了一些。
左等右等,等不来王上言语,隗状索性主动说道:
“每一日,每一个官府,都有官员被缉拿抓捕,罢免官职。
“当下咸阳人心惶惶,官员人人自危无心做事,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安稳。
“臣请王上为国家计,在大乱子没有生出之前,立刻停止对官员的彻查。”
秦王政眼睛盯着隗状的弹劾奏章:
“若两相抓的人都没有错漏,被罢官者皆当被罢官,你还坚持己见吗?”
隗状腰杆挺直:
“臣当下谏言,与弹劾两位丞相公器私用关系不大。
“周武王反商时,有八百诸侯响应。然八百诸侯中,真正出兵与商作战者只有八个,史称牧誓八国。
“周武王能率八国伐商,取而代之,就是因为没有追究那七百余只声援不出兵的诸侯。
“若周武王对七百余诸侯一个一个找过去,就不会有后来的周朝。
“王上当效仿周武王行事,不要对官员太过苛责。相信经过如此长时间,剩下官员会认真做事。
“若王上非要追查到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