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两百八十六章:官场惊变,两相弄潮(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夸赞要想让王上欢喜就不能乱夸,要言之有物,夸到点上,夸到王上欣赏隗状的点上,这就需要眼色不错才行了。
  然,这还和赵高差着境界。
  秦王政问的是评价,大多情况下人都是所答即所问。秦王政既然欣赏,那就顺着说一句栋梁之材、国家梁柱之类的话。
  而赵高不一样,赵高很注意措辞,说的是隗状直言进谏,自己敬佩之,全意是自己敬佩直言进谏的隗状。
  赵高是回答了秦王政的问题,答案也让秦王政很满意,但其实他并没有正面回答秦王政,他没有给出对隗状的评价。
  这句答话看似很简单,实则内中大有学问。
  人心不可测。
  这一刻秦王政因为隗状的直言进谏而欣赏,下一刻或许就因为隗状做了其他事而厌恶。
  那这一刻夸赞隗状引起王上欢喜的情绪,下一刻就可能会转为秦王政反感的情绪。
  而赵高如此作答,既会让这一刻的秦王政感到欢喜,又不会让下一刻的秦王政心生反感。
  赵高钦佩直言进谏的隗状,重点是直言进谏这四个字。
  当隗状被秦王政所厌恶时,赵高可以找补回来,说当时被隗状直言进谏的假面所骗,不知道他原来是这样的人。
  能让秦王政欢喜,能给秦王政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能在正经事上给秦王政提供帮助,还能保全自身事后无法选中。
  如此下属,谁不想要?
  仅靠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做不成秦王政的宠臣。
  “王上。”赵高奉上第二樽梅子酒。
  秦王政起身,小口饮用,忽然想起了什么,道:
  “化龙最近在作甚?”
  赵高闻弦音而知雅意,知道王上内心其实最想知道的是长安君接触了哪些人。
  但他并没有直接答出秦王政最想知道的,而是老老实实事无巨细地讲述长安君所做的事情。
  秦王政听了片刻,原本有些模糊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赵高说的这些虽然是他问的,也是他想听的,但不是他最想听的。
  “化龙去见过廷尉,典客,两相吗?”秦王政深入问道。
  在秦王政自身对需求都不甚清晰时,提前知晓秦王政需求的赵高,内心古井无波,完全没有猜对喜悦。
  若是让秦王政知道他赵高能够猜中其心,那他赵高就算不死也会失宠。
  “六日前,长安君带着女公子凰拜访了华阳廷尉。”赵高作答。
  要求弟弟不要随意见人的秦王政没有责骂弟弟,沉默片刻,道:
  “化龙提醒过,行事还如此招摇……
  “寡人听说荀子勘察我国风土人情已许久,近几日将回到咸阳。
  “告诉化龙,让他去接荀子。”
  赵高恭敬地应了声“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