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两百八十八章:长安君麾下增荀门,(2 / 6)
“脱离了生死边线,就该减少霸道,增添王道,秦国当下当大兴王道。
“圣王之道,在尊礼尚贤。
“严苛法令限制的是国家底线,社会风气的上限一定是在教育。
“可秦国的法令,却依旧是商鞅写就的残刑峻法,对待百姓依旧是遵从只在非常之期当用的《商君书》。
“弱民、疲民、贫民……秦国已经偏离了正轨,走上了歧路。
“李斯掌管秦国司法,不但没有减刑将罚,将秦国从歧路上引回正路。反而还变本加厉,要彻底贯彻重典。
“乱世用重典,我认同这句话,可秦国现在是乱世吗?天下还有哪一个国家比秦国还稳定吗?
“以社会秩序而论,便是齐国也比不了秦啊。
“一座章台学宫,改变不了秦国,掩盖不了秦国专行霸道的事实。
“有霸无王,秦国即便是夺了天下,也无法长久。最终不过是东流水,徒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其实这嫁衣裳谁穿,为师都欢喜。只要能结束这数百年动乱,再现我泱泱华夏,是秦是楚是齐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师就怕秦得天下,失天下,天下再复八百诸侯割据乱战。再来几百年,依旧没人能穿上这件秦做的嫁衣啊……”
风绕树梢,梧桐树叶沙沙作响。
“师长。”毛亨仰头:“我们回家吧,回兰陵。”
他们已经来到秦国一月之久,秦王没有召见他们,也没有安排秦国官府来接洽他们。
若非今日长安君嬴成蟜来见,毛亨真的以为秦国忘了师长。
原来,不是秦国忘了师长。
是秦国想要师长改道,想要师长辅佐秦国走霸道,毛亨内心如此想,并为师长抱不平。
“你啊。”荀子失笑,遥望天边:“你还是去治你的《诗》吧。”
从他辞去兰陵县令,挂印离楚的那刻起,他就没想过再回去。
到他见到嬴子,与嬴子交谈,知晓天意,他就确定自己的埋骨地就在这没有城的天下第一城——咸阳。
他的弟子李斯选择秦王政,作为自身庇护之仓。
他选择了两个。
秦王政和长安君。
霸与王。
人与天。
此后不久,嬴成蟜在咸阳城三环购买了四座相邻的大宅邸。
荀子率领已到咸阳的一众弟子入住,函谷关几乎每日都有荀门弟子经过。
嬴成蟜以自身几乎等同于秦王政的权限,调取秦国诸多案牍送来。这些案牍包括但不限于廷尉府案件、内史府政务、治粟内史府收支……
荀子和其弟子足不出户便知秦国政治,对秦国政务日益精进。 ↑返回顶部↑
“圣王之道,在尊礼尚贤。
“严苛法令限制的是国家底线,社会风气的上限一定是在教育。
“可秦国的法令,却依旧是商鞅写就的残刑峻法,对待百姓依旧是遵从只在非常之期当用的《商君书》。
“弱民、疲民、贫民……秦国已经偏离了正轨,走上了歧路。
“李斯掌管秦国司法,不但没有减刑将罚,将秦国从歧路上引回正路。反而还变本加厉,要彻底贯彻重典。
“乱世用重典,我认同这句话,可秦国现在是乱世吗?天下还有哪一个国家比秦国还稳定吗?
“以社会秩序而论,便是齐国也比不了秦啊。
“一座章台学宫,改变不了秦国,掩盖不了秦国专行霸道的事实。
“有霸无王,秦国即便是夺了天下,也无法长久。最终不过是东流水,徒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其实这嫁衣裳谁穿,为师都欢喜。只要能结束这数百年动乱,再现我泱泱华夏,是秦是楚是齐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师就怕秦得天下,失天下,天下再复八百诸侯割据乱战。再来几百年,依旧没人能穿上这件秦做的嫁衣啊……”
风绕树梢,梧桐树叶沙沙作响。
“师长。”毛亨仰头:“我们回家吧,回兰陵。”
他们已经来到秦国一月之久,秦王没有召见他们,也没有安排秦国官府来接洽他们。
若非今日长安君嬴成蟜来见,毛亨真的以为秦国忘了师长。
原来,不是秦国忘了师长。
是秦国想要师长改道,想要师长辅佐秦国走霸道,毛亨内心如此想,并为师长抱不平。
“你啊。”荀子失笑,遥望天边:“你还是去治你的《诗》吧。”
从他辞去兰陵县令,挂印离楚的那刻起,他就没想过再回去。
到他见到嬴子,与嬴子交谈,知晓天意,他就确定自己的埋骨地就在这没有城的天下第一城——咸阳。
他的弟子李斯选择秦王政,作为自身庇护之仓。
他选择了两个。
秦王政和长安君。
霸与王。
人与天。
此后不久,嬴成蟜在咸阳城三环购买了四座相邻的大宅邸。
荀子率领已到咸阳的一众弟子入住,函谷关几乎每日都有荀门弟子经过。
嬴成蟜以自身几乎等同于秦王政的权限,调取秦国诸多案牍送来。这些案牍包括但不限于廷尉府案件、内史府政务、治粟内史府收支……
荀子和其弟子足不出户便知秦国政治,对秦国政务日益精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