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宝种的事情至今没有消息,但吕宋的金矿已经得到了印证,日本诸多银矿同样被证实,甚至南洋之南的铁矿亦有了回音。
  现在皇帝执意要修建明缅公路,一旦明缅地区存在一座座金光闪闪的金矿,那么亦算是一个划算的投入。
  “缅甸既无金矿,亦无银矿!”朱祐樘将在场重臣的欣喜看在眼里,却是毫不留情地泼下了一盆冷水道。
  其实知晓缅甸真正情况的人都明白,缅甸真要说到矿产的话,翡翠矿石还是蕴含着一定的经济价值。
  只是现在的社会风气以软玉为贵,且不说硬玉的价值能不能宣传出来,这亦不可能是朱祐樘的目标。
  花费五百万两不去研究飞机大炮,而是要寻找那种不能推动社会发展的翡翠,这种做法思维并不是他们的风格,亦不是成熟帝王的所思所想。
  这……
  在场的重臣得到否认后,不由得面面相觑起来。
  一直都是英明神武的皇帝,为何面对一个毒虫遍地之处,竟然是想要砸下足足五百万两来修一条公路。
  王越将其他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却是突然站出来朗声地道:“请恕老臣愚钝!不知陛下此举意欲何为,请陛下训示!”
  咦?
  此话一出,兵部尚书刘宣等重臣反应过来,亦是纷纷望向了弘治皇帝。
  与其在这里瞎猜和试探,还不如直接承认自己愚钝,从而听一听这位雄才大略帝王修路的真正想法。
  诚如当年的建州是一处塞外之地,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开拓,现在成为了大明的北方粮仓。不仅解决了北方的粮食需求,而且还缓解了京杭大运河的运输压力,从而大大减少了财政开支。
  刘瑾已经早有准备,在收到朱祐樘的眼神后,亦是带着两个小太监将地图向殿中的重臣进行了展示:“诸位大臣,请看此图!”
  入眼之下,这是一幅有关南洋海域的地图,不过居中位置是中南半岛。
  “从南洋之东,经马六甲海峡,马六甲之西便是西洋。进入西洋沿东海岸线往上是暹罗,再往上,诸位大人可知是何处?”刘瑾化身为讲解员般,指着那一幅海图进行讲解起来。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三洋牌,崛起吧!
  奉天殿内,突然陷入短暂的沉默。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重臣都愣住了。
  若提到四书五经,他们可谓是口若悬河,可以说上三天三夜。现在跟他们要探讨地理知识,哪怕暹罗在哪里都根本不清楚,更别说暹罗旁边的国家是哪个了。
  “正是缅甸地区!”王越看到竟然这么多重臣一副便秘的模样,显得无奈地揭开答案道。
  其实并不是他知识多么渊博,而是当年率兵进攻黎朝的时候,对整个中南半岛的势力都进行了研究。
  中南半岛的东线是北越、占城和南越,而西线的强国是暹罗和老挝,还有正是已经处于分裂状态的缅甸地区。
  这海外的夷国显得十分的奇妙,说他们离得远确确实实如此,但兜兜转转发现很多其实都是熟面孔。
  刘瑾微微一笑,先对王越恭维了一句,而后指向西洋的另一边介绍起来:“若从缅甸沿海岸线往东的话,则很快可以到达天竺!”
  啊?竟然到天竺了?
  吏部尚书李裕等重臣再次被震惊,显得有点不可思议地瞪起眼睛。
  得益于唐三藏取经的故事,而今大家都知晓丝绸之路上的那个神秘的古国——天竺,那个佛教的起源之地。
  现在突然听到天竺竟然能如此之近,让不少官员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原以为天竺离大明十万八千里,但经过这般讲解,敢情两地离得并不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