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彦自三月中旬准备传信后,遂唤醒沉睡的暗子,得到回复后,于四月初一之日放天灯传话。
  两盏灯接连放起,灯盏图案指示地点,间隔的时间指示时辰。
  于是李肃在这日卯时出现在尚书令府门前,以惊扰车驾引苏彦出来,苏彦翻身下马拎身驱赶他的一瞬,便将信件传入他手。
  日头从东滚向西,再有从东边升起,数个日夜过去,李肃出东广,过涪陵,入巴东,终于离开南燕进入魏国境内,荆州宜春郡。
  苏瑜在此当值,已经侯他许久。这是苏彦入燕六年,头一回送信回来。而苏瑜当日要求调来荆州,亦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接应他。
  即便,苏彦与他再三强调,自己归途渺茫,让他忘记自己的存在。然苏瑜还是数年如一日等候。
  拆信阅之,当即便谴李肃归去,自己急行入长安。
  *
  苏彦信上写的很清楚,让苏瑜将所获情报交给江见月。当日的局是针对离间二人所设,他理出一半,再难有头绪,换她思考,或许有新的发现。
  四月廿二,江见月正在宣政殿内看边将齐飞上疏的关于伐燕的卷宗,如今已经升为太尉的夷安根据卷宗所示,在一旁沙盘图上派兵列阵。
  暮春时节,日头晴暖,微风和煦,空气尽是花香和鸟鸣,勃勃生机。然而沐浴在日光下的人,却裹着一身风毛浓盛的披帛,浅金色的阳光落在她脸上,衬得她容色愈发苍白透明,似要随时消散开去。
  她原是得了黄门回报,遂请人入内,然隔窗牖薄纱朦胧一瞥,竟不由起身出殿迎他。
  “师……”她站在阶陛上启口又禁口,双眼又红又热,看人从朝阳落英里缓缓走近,越来越近,最后眼弯下眉眼莞尔自嘲,“师兄。”
  君臣依礼见过,暖风拂面,她打了个寒颤,返身回来殿中,问他何事。
  地方任职的官员若非二级往上政务,皆不可私自离任。而苏瑜如今官位,根本是触及不到二级政务的。
  “说吧。长公主你也认识,无什可避。”江见月倚在榻上用一盏汤药,掀起的一点眸光带着锐利,已经丝毫没有方才唤他师兄的模样。
  只剩君臣间由上而下的问话,甚至眉宇口吻中还有几分对他私自回京的不满和疏离。
  “赵家散兵,不识兵者控兵造势也,为前朝赵氏。”
  苏瑜背出苏彦内容,按他指示道,“臣前头与同僚小酌,论起将与兵的关系,忽就想到当年事。”
  “当年事?”江见月神思聚起,直起身子。
  苏瑜颔首,“是的,景泰十二年中事。”
  景泰十二年,大魏储君薨逝,帝王屠虐,边将回京,丞相造反流放。失夫丧子君名不清,是她迄今为止人生中最大的伤痛。
  后在景泰十五年的丞相府中,窥见他的苦心的真相。他以身殉道,为她破开死局。
  然今日,苏瑜千里奔回,告诉她当年幕后之人或许还在,且在军中。
  的确,当年的苏将军和煌武军回来的太快了。
  江见月看着躬身垂首的臣子,似看到那人模样,“这是你想到的?”
  “是。”苏瑜顿了顿,“这些年臣从未忘记此事,一直反复琢磨。若说当年事太子中毒是起点,为那人所害,那么此人亦是谋害臣妻子的凶手,于公于私,臣都切齿难忘。”
  苏瑜这话说的是事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