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煽动性?
  虽然陈平不打算谋反,但不影响他多加学习。
  能被秦二评价为“成王败寇”,陈胜吴广的起义即便失败也必有可取之处。
  譬如同样是煽动,“等死,死国可乎”就比“反正都是死,不如去造反”煽动性更强。
  煽动之事,并非只能用于谋反。
  【一个简洁明了且朗朗上口的口号!】
  【得一分!】
  【造反一定要有口号(也可说是简单明了的主张)。】
  【注意:口号需要因时而异。】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针对的是误期的吴广,煽动性拉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煽动性就没那么强了。】
  【可这句话被秦二放在《历史》卷首诶,数百年来鼓舞着无数华夏儿女的抗争意识。】
  【因为口号除了煽动性,还有适用性。】
  【前者能有效煽动九百误期的戍卒,但对其他人毫无作用。】
  【后者针对所有百姓,甚至不止当代、还有往后世世代代的百姓。】
  【二者此消彼长,具体侧重就得看当前局势更需要哪种。】
  【谢谢老师,我懂了!】
  造反的知识以奇妙的方式进入脑子,就连文盲都知道了口号的重要性。
  简牍需要刻字才能长久记录,故而都会尽量寻求简洁。
  能不能看懂这些前人留下的简牍,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个人的悟性。
  就算是老师,他的理解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然而天幕的教学却是抽丝剥茧,以最易懂的方式剖析造反的“小技巧”。
  “这造反教学……竟如此详细?”
  萧何决定将这些造反知识记录下来。
  他素来谨慎,但着实爱书。
  知道如何谋反,才能学会如何反制谋反。
  【要会利用信息差!】
  【这位同学也加一分!】
  【按照秦法失期是不会被处死的,就算无故失期十天以上也就是罚点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