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苏澄的商业版图(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可以在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资本密集型行业进行深耕,支持被投企业完成关键的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
  这种规模的资金可以让苏澄实施更为复杂的投资策略。
  在一些并购交易当中,行家通常只需动用一部分自有资金大概30%~40%,其余大部分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债务融资方式解决。
  在二级市场上,还可以通过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用这笔钱作为的保证金,控制价值远超于本金的资产头寸,从而放大收益。
  所以苏澄在获得老登批准之后,考虑的不是这两亿拿来干什么,而是国内的30亿。
  2亿是表演给老登看的。
  30亿才是苏澄自己的真实本金。
  这个钱来之不易,是苏澄了好长时间,还出卖了自己的身体换来的。
  太他妈辛苦了。
  首先第一个问题,要不要上杠杆。
  上杠杆和不上杠杆是两个本质上的区别。
  2016~2021是绝对的经济泡沫。
  而且和90年代的岛国还不太一样。
  如果单单只认为这五年是房地产泡沫,那就是大笨蛋。
  岛国只是房地产泡沫,主要是房贷,人家没欠债。
  而九州就不一样了。
  这个时期,整个社会的商业逻辑被两大引擎驱动:
  第一,房地产。
  以房价上涨为核心,创造了巨大的资产财富效应和天量的投资需求。
  第二,消费信贷。
  以互联网金融为核心,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消费便利性和巨大的超前购买力。
  这两个驱动互为表里,相互加强,共同催生了十几个领域的“超级繁荣”。
  房地产开发,是本次泡沫的绝对中心。
  通过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模式,在房价持续上涨的预期下,开发商赚取了惊人的利润。
  其中恒大、碧桂园是规模扩张的代表。
  而万科、保龙等企业是行业的头部玩家。
  除了房地产企业呢,还有谁赚钱了?
  建筑、建材、装修、家电家居这种最直接的上下游,数以亿计的新房建设和装修需求,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除此之外还有银行和信托。
  他们是泡沫的输血人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