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这是金山银山(2 / 5)
顾连山脑子里突然想起昨儿回来时,闺女拿着一朵说那玩意儿是香……
扭头看向闺女,语气艰难的问道:“这、这玩意儿……就是你昨儿说的香?”
“没错,我昨儿说的香就是这个。昨儿的是朵,今儿的是‘四叶草’,嗯……就是长了四片叶子的草!形态虽然不一样,但本质都是同一种香。”
顾棠将昨儿燃烧了一点的拿出来,放在油灯上点燃,随后将其放在四叶草旁边,很快,新的一条烟雾瀑布从上而下飘垂下来。
顾连山看得双眼发直!
这一幕对他来说,属实是非常震撼。
在他的观念里,水往低处流,烟往高处走。可如今,水依旧往低处流,但烟却也往低处走了!
“这香出自我手,我便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倒流香’。爹,您说好听不好听?”顾棠非常不要脸的给自个儿贴金。
顾连山还在观念被颠覆中回不过神来,听到顾棠的话,他只下意识的点头,双眼依旧直愣愣的盯着香雾看。
“您别只点头啊。”顾棠扯了扯她爹的衣袖,“您倒是说句话啊?”
被扯了一把,顾连山终于回过神来,脸上的表情一言难罄:“这香是你那师傅传给你的?”
顾棠顿了顿,张嘴胡扯道:“这香确实是我师傅给的,只是他老人家传给我时,这香跟旁的香没什么两样,点燃后,香雾是往上飘的。
后来我在山里采药时,挖到一些可以驱虫的药材,便想着加进去做出来留作驱虫用。
可您也知道,山里不方便,我做香时,没按照师傅教的法子来,只胡乱的按照自个儿的喜好来,没想到竟误打误撞做出这种烟雾倒流的香来……”
听到这话,顾连山没有欣喜,而是不怎么相信:“这是你自个儿琢磨出来的?”
顾棠面色如常,冲她爹翻了个白眼:“您说呢?这要不是我自个儿琢磨出来的,难道还是我师傅传给我的?我师傅生前的日子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他要有这手艺,或将卖方子卖掉、或将手艺教给别人,只这两样,哪个不挣个盆满钵满的?还会在这村子里孤独终老?”
顾连山心中松了口气。
确实,这香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管是谁,但凡有这手艺在手,都不会将这手艺传给外人的。
只要握着这手艺,那日子过的,定是大富大贵、使奴唤婢!
况且,闺女那师傅有一个远房侄子,只是早年断了腿,吃不了这采药的饭。要是真有这般制香的手艺,定会传给他那侄子的,哪里会留给闺女。
这般一算,这香八成还真是他闺女琢磨出来的!
再次打量一番眼前的香,顾连山此时的心境变了。
这不是香,这是金山银山!
这香也不必费心找买家,只紧着北安城那些读书人卖!保管有多少他们买多少!
顾连山也读过几年书,也跟那些秀才夫子打过交道,旁的他不敢说,只北安城这一带的读书人,他们最爱学南边的那些学子,弄什么附庸风雅。
学南边的学子办诗会,学南边的学子养赏,学南边的学子品茗弄香。
只要是南边传过来的,那指定就是好的!
无他,只因北安城地处北方边境,地广物贫,文风虽盛却不旺,而南边又是文人聚集地,诸多名家皆是出自南边,就连每一届的状元、榜眼、探,也是一直被南边的学子占据着。
如此一来,怎不叫北安城这边的学子尊崇南边的学子?
因此,这香只要一现世,不用他们四处吆喝,只北安城里的读书人便能给他们包圆了! ↑返回顶部↑
扭头看向闺女,语气艰难的问道:“这、这玩意儿……就是你昨儿说的香?”
“没错,我昨儿说的香就是这个。昨儿的是朵,今儿的是‘四叶草’,嗯……就是长了四片叶子的草!形态虽然不一样,但本质都是同一种香。”
顾棠将昨儿燃烧了一点的拿出来,放在油灯上点燃,随后将其放在四叶草旁边,很快,新的一条烟雾瀑布从上而下飘垂下来。
顾连山看得双眼发直!
这一幕对他来说,属实是非常震撼。
在他的观念里,水往低处流,烟往高处走。可如今,水依旧往低处流,但烟却也往低处走了!
“这香出自我手,我便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倒流香’。爹,您说好听不好听?”顾棠非常不要脸的给自个儿贴金。
顾连山还在观念被颠覆中回不过神来,听到顾棠的话,他只下意识的点头,双眼依旧直愣愣的盯着香雾看。
“您别只点头啊。”顾棠扯了扯她爹的衣袖,“您倒是说句话啊?”
被扯了一把,顾连山终于回过神来,脸上的表情一言难罄:“这香是你那师傅传给你的?”
顾棠顿了顿,张嘴胡扯道:“这香确实是我师傅给的,只是他老人家传给我时,这香跟旁的香没什么两样,点燃后,香雾是往上飘的。
后来我在山里采药时,挖到一些可以驱虫的药材,便想着加进去做出来留作驱虫用。
可您也知道,山里不方便,我做香时,没按照师傅教的法子来,只胡乱的按照自个儿的喜好来,没想到竟误打误撞做出这种烟雾倒流的香来……”
听到这话,顾连山没有欣喜,而是不怎么相信:“这是你自个儿琢磨出来的?”
顾棠面色如常,冲她爹翻了个白眼:“您说呢?这要不是我自个儿琢磨出来的,难道还是我师傅传给我的?我师傅生前的日子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他要有这手艺,或将卖方子卖掉、或将手艺教给别人,只这两样,哪个不挣个盆满钵满的?还会在这村子里孤独终老?”
顾连山心中松了口气。
确实,这香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管是谁,但凡有这手艺在手,都不会将这手艺传给外人的。
只要握着这手艺,那日子过的,定是大富大贵、使奴唤婢!
况且,闺女那师傅有一个远房侄子,只是早年断了腿,吃不了这采药的饭。要是真有这般制香的手艺,定会传给他那侄子的,哪里会留给闺女。
这般一算,这香八成还真是他闺女琢磨出来的!
再次打量一番眼前的香,顾连山此时的心境变了。
这不是香,这是金山银山!
这香也不必费心找买家,只紧着北安城那些读书人卖!保管有多少他们买多少!
顾连山也读过几年书,也跟那些秀才夫子打过交道,旁的他不敢说,只北安城这一带的读书人,他们最爱学南边的那些学子,弄什么附庸风雅。
学南边的学子办诗会,学南边的学子养赏,学南边的学子品茗弄香。
只要是南边传过来的,那指定就是好的!
无他,只因北安城地处北方边境,地广物贫,文风虽盛却不旺,而南边又是文人聚集地,诸多名家皆是出自南边,就连每一届的状元、榜眼、探,也是一直被南边的学子占据着。
如此一来,怎不叫北安城这边的学子尊崇南边的学子?
因此,这香只要一现世,不用他们四处吆喝,只北安城里的读书人便能给他们包圆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