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他媳妇打算阳奉阴违(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话一出,屋内的气氛瞬间一变,除了三房,其他人均是神色发虚的将目光移开。
  朱老太这话并不是糊弄他们,朱家有多少积攒,屋里的人都能算出个大概。
  别看朱家人多,但都没个营生,一大家子全靠租赁田地过活。
  朱家的男人们不会打猎,也没有什么手艺,让他们去北安城找活计他们也不敢去,农忙时下地种田,农闲时便待在家里闲着。
  朱家的女人们也是一样,没手艺、没胆量,除了在农忙时一道下地种田,平日里都是在家里伺候一家子老小。
  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朱家还能有什么积攒?顶天一二百铜子,连一日两餐都难以为继。
  就这些,也是不能动用的。
  开春后,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每年都要拿这些铜子去买粮食,不然就要饿肚子。
  就如朱老太所说,这要是给了三房,这日子还真不用过了。
  闫氏却不管这些,她只知道,只有攥在自个儿手里的东西,那才是属于自个儿。
  她不怕事的给朱老太画大饼:“您怕什么?等梅丫头嫁进来,小子们的聘礼能使多少?余下的不都是您的?
  再说了,我要的又不多,我儿子成亲,您给我儿子做套新衣裳,一件长袍,一条裤子,一双鞋袜,要细布的。只要置办了这些,别的我再不提!”
  一套细布做的衣裳,按理确实不多。
  村里其他人家的小子们成亲,都给做套细布衣裳,成亲那日穿出来,两家都有脸面。
  可朱家家底太薄,这一套细布衣裳实在是做不起。
  朱老太缓了缓脸上的神色,跟闫氏实话实说:“我也不瞒你,家里拢共就二百铜子,其中得拿出一半给梅丫头下聘,余下一百铜子要置办成亲当日的席面。
  你就是不要补偿,家里这光景想要维持下去,一样要等梅丫头的嫁妆做贴补。”
  闫氏横眉怒目,张嘴便想说不娶了。
  朱老太知道她的脾气,赶在她开口前,退了半步:“我屋里有半匹布,也是细布的,就是放的年岁久了,颜色褪的厉害。你若是不嫌弃,就将那半匹布裁出来一半,给有寿这孩子做件衣裳。”
  闫氏不满意:“半匹布才多少?还是褪了色的,您就是全给了我还不够呢,您倒好,竟只给一半?!”
  朱老太一口气哽在嗓子眼,火气又冒了出来。
  还没等她与闫氏继续掰扯,一旁的朱老爷子竟是做主答应了下来:“成!半匹全给你。”
  这话气得朱老太厉眼一瞪,当即就要发作。
  朱老爷子拦住人,耐心与她细说:“这是咱们朱家孙辈中,头一场亲事,外人都等着看咱家的笑话呢。孙子成亲那日,要是没身体面点儿的衣裳,你脸上就好看了?”
  朱老太脸拉的老长,这点她早盘算好了,有闫氏在,她孙子不会让她丢人的!
  闫氏是出了名的心疼儿子,早为儿子积攒下成亲时要用到的布。
  远的不说,就说这近的,闫氏从顾家偷回来的那匹布,除了给梅丫头、来安小子做了两身衣裳以外,余下的闫氏一分没动,只那些便足够给有寿做衣裳。
  闫氏手里有布却不想着用,非得从她这边扣,闫氏这是有意的。
  从她手里要的这块布,闫氏是不会拿去给有寿做衣裳的,八成是拿出去卖掉,回头会另选一块颜色鲜亮的布为有寿做衣裳。
  都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谁还不知道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