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再回朱家(3 / 4)
算算,便宜的并不多。
她的鸡蛋鸭蛋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实打实的便宜。
果然,在顾棠报出这个价后,顾大柱心动了。
入冬以来,他家里的两只母鸡因没有草粒、虫子等物填饱肚子,加上一日只喂一次麦麸,如今饿的,日日在圈里啄食稻草,浑身瘦的没几两肉,早早便不再下蛋。
算算,家里的媳妇孩子许久没吃过蛋了,如今碰上这般便宜的鸡蛋,倒是可以买几个回去开开荤。
“丫头,叔买五个鸡蛋五个鸭蛋成不?多了叔也买不起。”顾大柱有些不好意思,人家报价这般低,估摸是想多卖一些,可自个儿囊中羞涩,实在掏不出多的铜子来。
五个鸡蛋五个鸭蛋加一起也就十个蛋,确实不多,顾棠能理解,村里多数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莫说是降到俩铜子一个鸡蛋,就是降到一铜子,能大量购买的也是寥寥无几。
“不管您买几个,都是这个价。”顾棠让他放心,她不会因为他买的少便涨价。
顾大柱咧嘴笑了起来,将手里的公鸡放到鸡圈里,当场掏出二十个铜子递过去。
“这是鸡蛋鸭蛋钱,你点点,二十个铜子。”
顾棠接过点了一遍,退还了十个铜子:“你来家搭牛棚的工钱还没跟您结呢,正好拿工钱抵掉一半。这十个铜子您拿回去。”
顾大柱不愿意收:“你这鸡蛋鸭蛋卖的实在是便宜,我要是再收这工钱,那叔成什么了?”
顾棠顿了顿,扭头看向她爹,示意他开口劝劝。
这是事先说好的,该多少是多少,大冷天人忙活这么久,她可不好意思让人家白忙活。
接受到闺女示下的顾连山,接过顾棠手里的铜子,一把塞到顾大柱怀里,不许他还回来。
“我如今算是苦尽甘来,不缺这十个铜子使。该你的你便拿着,若是哪日我缺铜子使了,你就是不说,我请你来家干活也不会给你铜子!”
这话让顾大柱想起过去的那些日子,知道再推辞便要伤情分,只好笑着收了铜子。
“这才是嘛!”顾连山拍了拍他的肩膀。
接着又问其他人:“你们要不要鸡蛋鸭蛋?若是又想要的,一样是这个价!”
余下的几人也有心动的,纷纷开口,各自买了几个,加起来拢共二十个鸡蛋。
鸭蛋一个没有,估摸还是舍不得。
顾棠按照他们要的数量报出价格,依着他们的意思,先拿今日的工钱抵,若是不够,他们再另外补。
算好账,顾棠回屋去拿蛋。
顾连山则带着众人去堂屋,让他们吃几杯茶,暖和暖和再回去。
没多会儿,顾棠将鸡蛋鸭蛋给他们送过去,几人各吃了一杯茶,随后便告辞离去。
外头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先前一直飘着的毛毛细雨,也早已停了。
待将人送走,顾连山将院门插上,搓着手哈着热气往灶房去。
将到灶房门口,一股焦香味儿瞬间钻进鼻孔里。
顾连山深嗅一口,连忙走进去,只见儿子在烙油饼。
一旁的灶台上放着竹子做的食蓝,里面摞着十来张已经烙好的油饼,看到这些,顾连山笑了起来:“方才我还想着过来煮饭,看来,爹来迟一步。” ↑返回顶部↑
她的鸡蛋鸭蛋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实打实的便宜。
果然,在顾棠报出这个价后,顾大柱心动了。
入冬以来,他家里的两只母鸡因没有草粒、虫子等物填饱肚子,加上一日只喂一次麦麸,如今饿的,日日在圈里啄食稻草,浑身瘦的没几两肉,早早便不再下蛋。
算算,家里的媳妇孩子许久没吃过蛋了,如今碰上这般便宜的鸡蛋,倒是可以买几个回去开开荤。
“丫头,叔买五个鸡蛋五个鸭蛋成不?多了叔也买不起。”顾大柱有些不好意思,人家报价这般低,估摸是想多卖一些,可自个儿囊中羞涩,实在掏不出多的铜子来。
五个鸡蛋五个鸭蛋加一起也就十个蛋,确实不多,顾棠能理解,村里多数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莫说是降到俩铜子一个鸡蛋,就是降到一铜子,能大量购买的也是寥寥无几。
“不管您买几个,都是这个价。”顾棠让他放心,她不会因为他买的少便涨价。
顾大柱咧嘴笑了起来,将手里的公鸡放到鸡圈里,当场掏出二十个铜子递过去。
“这是鸡蛋鸭蛋钱,你点点,二十个铜子。”
顾棠接过点了一遍,退还了十个铜子:“你来家搭牛棚的工钱还没跟您结呢,正好拿工钱抵掉一半。这十个铜子您拿回去。”
顾大柱不愿意收:“你这鸡蛋鸭蛋卖的实在是便宜,我要是再收这工钱,那叔成什么了?”
顾棠顿了顿,扭头看向她爹,示意他开口劝劝。
这是事先说好的,该多少是多少,大冷天人忙活这么久,她可不好意思让人家白忙活。
接受到闺女示下的顾连山,接过顾棠手里的铜子,一把塞到顾大柱怀里,不许他还回来。
“我如今算是苦尽甘来,不缺这十个铜子使。该你的你便拿着,若是哪日我缺铜子使了,你就是不说,我请你来家干活也不会给你铜子!”
这话让顾大柱想起过去的那些日子,知道再推辞便要伤情分,只好笑着收了铜子。
“这才是嘛!”顾连山拍了拍他的肩膀。
接着又问其他人:“你们要不要鸡蛋鸭蛋?若是又想要的,一样是这个价!”
余下的几人也有心动的,纷纷开口,各自买了几个,加起来拢共二十个鸡蛋。
鸭蛋一个没有,估摸还是舍不得。
顾棠按照他们要的数量报出价格,依着他们的意思,先拿今日的工钱抵,若是不够,他们再另外补。
算好账,顾棠回屋去拿蛋。
顾连山则带着众人去堂屋,让他们吃几杯茶,暖和暖和再回去。
没多会儿,顾棠将鸡蛋鸭蛋给他们送过去,几人各吃了一杯茶,随后便告辞离去。
外头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先前一直飘着的毛毛细雨,也早已停了。
待将人送走,顾连山将院门插上,搓着手哈着热气往灶房去。
将到灶房门口,一股焦香味儿瞬间钻进鼻孔里。
顾连山深嗅一口,连忙走进去,只见儿子在烙油饼。
一旁的灶台上放着竹子做的食蓝,里面摞着十来张已经烙好的油饼,看到这些,顾连山笑了起来:“方才我还想着过来煮饭,看来,爹来迟一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