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宝钗心事,家书忽至(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季兴点头:“姨奶奶说得是。”
  二人又商议了些事情,谢季兴方告辞离去。
  送走谢季兴后,薛宝钗回到自己房中,将母亲的书信又细细看了一遍。那熟悉的笔迹,及字句中透着的关切,让她竟情不自禁眼中泛起泪光。她可是很少流泪的。
  莺儿在旁见状,轻声道:“姨奶奶,这是喜事啊。太太和大爷进京,你就有了依靠。”
  薛宝钗忙拭泪道:“我何尝不知?只是着实想念母亲与哥哥了,且想起母亲还要为我这般操心,心中过意不去。”
  说完,她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中暗忖:母亲这封信,来得正是时候。虽说母亲不是多大的助力,哥哥更是不成器的,然,有了她们在身边,好歹能让我心有所依。而待到宝琴妹妹将来过了门,我在这府中就更不孤独了。
  ……
  ……
  薛宝钗是稳沉持重的,看了薛姨妈的两封书信后,尽管已迫不及待想让母亲与哥哥尽快进京,她还是沉住了气,没在白天找袁易商议此事,以免打扰袁易。这份体贴周到,正是她素日为人处世的智慧。
  好在,这日晚上袁易宿在了她的房里。
  这晚当袁易到来,薛宝钗忙上前伺候,亲自奉上香茗,柔声道:“四爷今日劳累了。”
  二人说了一会闲话,薛宝钗见时机正好,这才将薛姨妈意欲携薛蟠、薛宝琴进京之事说出,并将薛姨妈写给她的一封书信拿给袁易亲阅。至于薛姨妈写给谢季兴的那封书信,内中涉及争夺位分,自然不便给袁易亲阅了。
  袁易接过书信,就着灯光细看,神色平静。薛宝钗在旁坐着,心中忐忑,不自觉地攥紧了帕子。
  待袁易看完书信,他抬头问薛宝钗:“你是否意欲让你母亲与哥哥进京?”
  薛宝钗斟酌词句,道:“妾的母亲在信中说得有理。母亲与哥哥进京,可与妾彼此照应,便于生意上的事情。江宁薛家旁支亲族,也着实让母亲不安稳。而宝琴妹妹既已许了四爷,早日进京也好。”
  她顿了顿,偷眼观察袁易神色,见他并无不悦,才又道:“另外,不瞒四爷,妾在这里,身边连个娘家人都没有,难免常思念母亲与哥哥,还有宝琴妹妹。”
  袁易听罢,点了点头:“既是如此,那便叫你母亲携你哥哥与宝琴进京罢。”
  薛宝钗心中大喜,如释重负,忙起身行礼谢恩:“谢四爷恩典。”
  袁易想要说一说管教薛蟠的事儿,不过,他略一犹豫,还是暂且将此事按下不提。
  他自然知道,薛蟠进京后,若不严加管教,必会混闹惹事,甚至给他造成麻烦。在他看来,薛蟠的本性不算坏,主要是因父亲早亡,母亲娇惯,才成了呆霸王和薛大傻子。而他打算,待薛蟠进京,便好好管教薛蟠,甚至打算将薛蟠送进军中历练。在那军纪严明之地,磨去薛蟠的纨绔习气。
  薛宝钗此刻不知道袁易竟有了将薛蟠送入军中的想法,否则,她可能就不会让薛蟠进京了……
  袁易心中又想到:“景昀端要进京将功赎罪了,连薛姨妈、薛蟠、薛宝琴都要进京了,而秦可卿正在府上后院住着,等着过门……看来我这家中的内宅要起波澜了!”
  ……
  ……
  翌日一早,天色方晓,薛宝钗房中已是灯火通明。薛宝钗早早起身,伺候袁易洗漱并更换郡公服饰,她手法娴熟,举止轻柔,为袁易系上金黄绦带时,纤纤玉指翻飞,似蝴蝶穿花。
  袁易见她眼下犹带倦色,温言道:“昨夜未曾安睡?”
  薛宝钗笑道:“劳四爷挂心,妾只是想着母亲与哥哥进京之事,一时兴奋,难以成眠。”
  二人一同用了早饭,席间不过说了些家常闲话。
  用罢早饭,薛宝钗将袁易送出院门,直到袁易的背影消失在视野之中,这才转身回房。随后,她整理了妆容,前去给夫人元春请安,然后又回到房中。
  此时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透过窗棂,洒在书案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