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恩威并施(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军官嘴里说着明白,心里哪一个不暗暗叫苦:您赵大人脑袋一拍断了咱的财路,叫咱们日后这日子怎么过噢。
  赵安岂会不知他们所想,拉拢人心嘛,无非恩威并施四个字。
  “不过诸位放心,本官为人向来公允,也从不会亏待忠心办事之人,诸位前番功劳本官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日朝廷封赏下来,诸位再差都可官升一级。”
  众人闻言,眼前顿时一亮。
  在大清,权力和地位才是根本,官升一级,带来的实际利益和长远好处,远胜于偷偷摸摸克扣的那点银子。
  “另外本官也知诸位都有妻儿老小要养,单靠那点俸禄很难维持,故本官责令藩库为诸位在咸丰行都开设专人账户,诸位届时凭腰牌去兑便是。”
  赵安不是拿这帮人开心,而是真的替他们在咸丰行开了户,以军官品级分别给补贴,外委把总每人给10两补贴,逐级翻倍递给。
  如杜满这个正四品的都司能拿到的补贴是320两,而四品都司的俸禄合计是99两,养廉银则是260两,合一起是360两。
  于这360两法定工资以外赵安让藩库再贴320两,于杜满这个都司而言,其实际收入同从二品副将的合法收入差不多了。
  跟文官是没法比的,绿营武职最高的一品提督一年养廉银也不过2000两,是同品级文官的六分之一。
  至于以什么名义补贴,众人就无须多问了,肯定有合法合规的名目。
  比如草料钱、衣帽钱、甚至招待费什么的。
  藩库的会计都是做账的高手,再傻也不会记上一笔“藩台个人贴补钱”。
  不止抚标,整个安徽绿营的军官都将领到藩台大人的特殊补贴。
  不过得分批来。
  一众军官均被赵安的敞亮大方弄的惊喜交加,这银子比起克扣军饷可安全太多,拿着一点不烫手,且数目相对他们之前贪墨所得也差不多,两相一比,自然对藩台大人生出“效死”之心。
  “银子,本官给你们!但本官要的是一支能战敢战、令行禁止的强军!要的是能随本官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虎贲之将!而不是一群只会盘剥士卒、畏敌如虎的蛀虫!
  尔等跟着本官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前程、银子,一样都少不了你们的!但若有人阳奉阴违,暗地里还敢伸手,”
  恩给了,威也要展示一下。
  赵安猛地一拍腰间挂着的遏必隆残刀,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杀气凛然,“那就休怪本官用他的脑袋来整肃军纪!”
  杜满吓的率先单膝跪地,抱拳道:“卑职誓死追随大人!”
  其余军官见状,哪还敢犹豫,纷纷跪倒一片,齐声宣誓效忠:“愿为大人效死!”
  或说:“谨遵大人号令!”
  赵安满意点头,亲手扶起杜满,见抚标这帮“幸存者”已被初步收服,便趁热打铁道:“现今抚标兵额虽足,但本官看这军中老弱颇多,恐难当大战。自古强军之道首在精兵,岂能任由老弱充斥其中。”
  这话明显是要裁军。
  杜满心中一紧,裁撤老弱是整军常见手段,但也是极易激起兵变的老大难问题,不敢冒然附和,遂谨慎回道:“营中确有些年纪偏大或体弱之辈,只是骤然裁撤,卑职恐他们生计无着,如此难免怨怼,若被有心人利用.”
  “本官是不通情理之人?”
  赵安摆手打断杜满,“十六岁以下、四十岁以上及多病者皆予裁撤,不过藩库会一次性发给他们三年恩饷,此恩饷足以让他们另谋生计,此外,”
  稍顿之后,赵安指裁撤的士兵每年还可至藩司指定钱庄领取一份养育饷,数额相当于其原饷银的三分之一,一直领到其身故为止。
  裁撤之人也不再受兵户限制,若户籍需从军中迁出的藩司衙门免费办理,也可帮助谋个活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