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去留随意(3 / 4)
我们两个大聪明都头疼的事,你这个蠢货居然说不难?
陈兰读懂了他二人眼神中的含义,心中冷哼一声:‘狗眼看人低’,嘴角勾起一抹讥笑:“张公、子霆,假设你二人在女闾同时相中了一个小娘,都想将她据为己有,请问二位会如何做?”
张勋与雷薄面面相觑,四目如电,一起射向陈兰。
我们在这里郑重其事地讨论军情,你特么在这里聊妓女,你脑子是不是有病?
陈兰缩了缩脖子,讪笑道:“二位既不愿开口,那便由末将来说好了。二士争姬,自然是价高者得。张公以区区六千众,想从严毅手中夺回一万军,殊无可能。但若是将广德前线的一万军和永平几处坞堡的四千驻军一起召来,合兵一处。以势相压,再以其他手段相逼,不但我军将立于不败之地,夺回一万军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张勋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盯着他看了一阵,微微点头,心想你总算是说了句人话。
“子韧的话有些道理。孙公,如今我军三路分兵,确有可能被敌军逐个击破,当尽快汇合。”雷薄拍了拍陈兰的肩膀,笑道:“不过永平方向的驻军不宜抽调太多,以免敌军断我归路与粮道。以末将之见,调来两千精锐足矣,再将曲阿、武进、句容等城的部分筑军调往永平,当可确保我军后路无虞了。”
张勋微微皱眉:“若是许贡趁机偷袭曲阿,岂非首尾难顾?”
雷薄冷哼一声,眼神中满是对许贡的不屑与鄙夷:“许贡这个废物,给他一万个胆子,也不敢来挠君侯虎须!”
张勋与陈兰相视大笑,雷薄也跟着笑了起来,于是这场军议就在一片鄙视许贡的哄笑声中落下了帷幕。
正如张勋、雷薄所料,孙策尚未完全掌控从庐江带来的一万军。
否则张、雷二人根本不可能活着回到营寨。
“文向,以你之见,现在应如何做?”
帅帐之内,孙策与徐盛相对而坐,很客气地询问对方。
他对徐盛十分欣赏,同时也心怀一丝歉疚。若非他的出现,丹阳都尉这个位子本该稳稳落在徐盛身上。
徐盛沉吟道:“孙君的顾虑,盛已知晓。临行前,少君对此已有交待,请孙君先召集各部,按少君之言行事便可。”
孙策微微颔首,随即吩咐程普、韩当二人召集部曲。
不久之后,除了驻守营寨的两千军外,其余一万二千军便陆续走出营寨,在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列队完毕。
为了防止出现不可控的骚乱与暴动,孙策将忠诚度相对较高的六千精锐和两千周氏族兵安排在军阵四角,对另外四千军隐隐形成包围之势。
待一切安排妥当后,他纵马来到阵前,在一道道困惑与不安的目光注视下,大声将自己前几日的经历说了一遍。当然,刺杀的主使者变成了李丰,而他则是侥幸从李丰的刺杀下逃脱,在外养了几日伤后才归营。
由于士卒太多,他的声音难以传遍各处,于是又让散布在军阵各处的程普等人复述一遍,将黑锅结结实实地扣在了死去的李丰头上。
不出意外,全场一片哗然,足足过去半刻钟,方才安静下来。
孙策深知自己接下来的话必将掀起轩然大波,神色沉凝下来,用一种带着蛊惑性地语调朗声道:“策已查实,李丰乃是受袁术指使,欲害吾命!吾父为此豺狼之辈拓土开疆,吾族为此鼠雀之徒征伐四方,竟得此报!天道宁论?岂不谬哉!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此仇不报,何以立世?今与袁术狗贼,恩断情绝!”
“严氏少君,乃当世之英杰。其仁德广被,惠及四方。少君治下,百姓安居,老幼得所,明刑慎罚,百业俱兴”
“少君治军,其令也严,其恩也厚,士卒有疾,亲为调药,将士阵亡,厚恤其家。冬赐絮衣,夏施清浆,三军感戴,皆愿效死”
“策虽不才,愿举孙氏子弟,效命少君麾下,自今而后,唯少君马首是瞻。若违此誓,万箭穿心,天地不容!”
孙策一口气说完,脸都绿了,尤其是‘万箭穿心,天地不容’八个字,乃是徐盛坚持要他当众说出,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但他此时已无暇多想,因为当他话音落下后,场下已是一片鼎沸,议论声如潮水般汹涌而起,其中几处阵列,已经开始出现骚乱的迹象。
程普、韩当等人如临大敌,与上百名事先已得孙策授意的中下层军官,各自率领亲卫和督战队,四处维持秩序。
“擂鼓!” ↑返回顶部↑
陈兰读懂了他二人眼神中的含义,心中冷哼一声:‘狗眼看人低’,嘴角勾起一抹讥笑:“张公、子霆,假设你二人在女闾同时相中了一个小娘,都想将她据为己有,请问二位会如何做?”
张勋与雷薄面面相觑,四目如电,一起射向陈兰。
我们在这里郑重其事地讨论军情,你特么在这里聊妓女,你脑子是不是有病?
陈兰缩了缩脖子,讪笑道:“二位既不愿开口,那便由末将来说好了。二士争姬,自然是价高者得。张公以区区六千众,想从严毅手中夺回一万军,殊无可能。但若是将广德前线的一万军和永平几处坞堡的四千驻军一起召来,合兵一处。以势相压,再以其他手段相逼,不但我军将立于不败之地,夺回一万军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张勋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盯着他看了一阵,微微点头,心想你总算是说了句人话。
“子韧的话有些道理。孙公,如今我军三路分兵,确有可能被敌军逐个击破,当尽快汇合。”雷薄拍了拍陈兰的肩膀,笑道:“不过永平方向的驻军不宜抽调太多,以免敌军断我归路与粮道。以末将之见,调来两千精锐足矣,再将曲阿、武进、句容等城的部分筑军调往永平,当可确保我军后路无虞了。”
张勋微微皱眉:“若是许贡趁机偷袭曲阿,岂非首尾难顾?”
雷薄冷哼一声,眼神中满是对许贡的不屑与鄙夷:“许贡这个废物,给他一万个胆子,也不敢来挠君侯虎须!”
张勋与陈兰相视大笑,雷薄也跟着笑了起来,于是这场军议就在一片鄙视许贡的哄笑声中落下了帷幕。
正如张勋、雷薄所料,孙策尚未完全掌控从庐江带来的一万军。
否则张、雷二人根本不可能活着回到营寨。
“文向,以你之见,现在应如何做?”
帅帐之内,孙策与徐盛相对而坐,很客气地询问对方。
他对徐盛十分欣赏,同时也心怀一丝歉疚。若非他的出现,丹阳都尉这个位子本该稳稳落在徐盛身上。
徐盛沉吟道:“孙君的顾虑,盛已知晓。临行前,少君对此已有交待,请孙君先召集各部,按少君之言行事便可。”
孙策微微颔首,随即吩咐程普、韩当二人召集部曲。
不久之后,除了驻守营寨的两千军外,其余一万二千军便陆续走出营寨,在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列队完毕。
为了防止出现不可控的骚乱与暴动,孙策将忠诚度相对较高的六千精锐和两千周氏族兵安排在军阵四角,对另外四千军隐隐形成包围之势。
待一切安排妥当后,他纵马来到阵前,在一道道困惑与不安的目光注视下,大声将自己前几日的经历说了一遍。当然,刺杀的主使者变成了李丰,而他则是侥幸从李丰的刺杀下逃脱,在外养了几日伤后才归营。
由于士卒太多,他的声音难以传遍各处,于是又让散布在军阵各处的程普等人复述一遍,将黑锅结结实实地扣在了死去的李丰头上。
不出意外,全场一片哗然,足足过去半刻钟,方才安静下来。
孙策深知自己接下来的话必将掀起轩然大波,神色沉凝下来,用一种带着蛊惑性地语调朗声道:“策已查实,李丰乃是受袁术指使,欲害吾命!吾父为此豺狼之辈拓土开疆,吾族为此鼠雀之徒征伐四方,竟得此报!天道宁论?岂不谬哉!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此仇不报,何以立世?今与袁术狗贼,恩断情绝!”
“严氏少君,乃当世之英杰。其仁德广被,惠及四方。少君治下,百姓安居,老幼得所,明刑慎罚,百业俱兴”
“少君治军,其令也严,其恩也厚,士卒有疾,亲为调药,将士阵亡,厚恤其家。冬赐絮衣,夏施清浆,三军感戴,皆愿效死”
“策虽不才,愿举孙氏子弟,效命少君麾下,自今而后,唯少君马首是瞻。若违此誓,万箭穿心,天地不容!”
孙策一口气说完,脸都绿了,尤其是‘万箭穿心,天地不容’八个字,乃是徐盛坚持要他当众说出,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但他此时已无暇多想,因为当他话音落下后,场下已是一片鼎沸,议论声如潮水般汹涌而起,其中几处阵列,已经开始出现骚乱的迹象。
程普、韩当等人如临大敌,与上百名事先已得孙策授意的中下层军官,各自率领亲卫和督战队,四处维持秩序。
“擂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