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左王朗,右刘备,刘繇在胸,陛下在(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袁术精神一振,坐直了身躯,愁云密布的面容之上,渐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辟恶之策,真金玉良言也,深合吾意!”
  殿内诸文武也是纷纷点头,如溺者得舟,颓然之态顿扫,争相拊掌称善。
  袁术身体前倾,再问:“此笔军资,从何处筹集?”
  杨弘眼睑低垂,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一副‘我不知道,别来问我’的摸样。
  他当然不愿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是不敢,唯恐袁术一时兴起,将敛财之事交给他来办。若如此,非但他的名声将一落千丈,还会沾染上诸多麻烦,甚至招来祸端。
  只因袁术长年累月的横征暴敛,已搞得天怒人怨。
  不但百姓恨他,士族也日渐离心,光是强征周氏等大族粮饷一事,就引来诸多明里暗里的反抗。
  偏偏袁术自己又奢靡无度,赏罚失衡,纵容臣僚贪墨。再加上强征民夫致‘农桑失时’,私铸‘当十’大钱引发货币失控,刘表断绝长江贸易通道等内外诸事的影响,治下经济已濒临崩溃。
  如今的袁术,已逐渐陷入横征暴敛-经济崩溃-民变四起-派军镇压的恶性循环,历史上陈琳的讨豫州檄便称:‘术之据寿春,孤豚之囿于鼎镬’
  杨弘除非脑子进水了,才去和袁术的敛财之事沾边。
  但也有不怕死的,比如急于上位的李业。
  在李业看来,成为袁术的敛财之刀,不但可以获得袁术的重用,还能趁机中饱私囊、大捞一笔,可谓一举两得。
  “君侯,以属下之见,应加征舟师税与关津税,以解燃眉之急。”
  李业脸上带着谄媚之色,迫不及待地整冠而出,唯恐他人抢先一步。
  袁术大笑道:“甚好!此事便交予君来办。”
  李业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与喜色,俯首恭声道:“愿为君侯分忧!”
  杨弘微微叹了口气,仿佛已看到无数百姓家破人亡的一幕。
  俗话说得好,钱是人的胆。袁术解决了军资之事,言语之间顿时底气十足,大手一挥道:“诸君以为,应去何处购买战船?”
  杨弘眸中精光一闪,出列道:“属下以为,应在交州、会稽两处同时购船。严毅素有开拓南洋海贸之志,此事得刘表鼎力支持。交州牧朱符,其父朱儁曾与君侯同朝为官,有旧谊焉。君侯可借购船之事交好朱符,使其阻碍严毅开拓南洋,如此可一举而挫严、刘二人。”
  “此外,严毅之势日炽,非一家可制。王朗与之素有旧怨,且利害相悖。君侯当联结王朗,共制严毅!”
  袁术望着侃侃而谈的杨弘,心中顿将阎象抛诸脑后,越看越喜,叹道:“吾得辟恶,如盲者得相,夜行得烛,万事无忧矣!此事便依辟恶之言,吾即刻给许贡、王朗、朱符分别去信!”
  “君侯明断,实乃天授!”杨弘微微躬身,拍了袁术一句马屁,目光朝纪灵投去意味深长的一瞥,缓缓道:“典邦使纪丰,才辩无双,持节凛然。若使其出使,必不辱君命。”
  纪丰乃纪灵族兄,他荐举纪丰出使,便是要与纪灵共分购船之利了。如此既能交好纪灵这军中头号人物,又能狠捞一笔。
  纪灵闻弦歌而知雅意,暗中向杨弘回以善意的一笑。
  杨弘开口,荐举的又是纪灵的族兄,袁术没有理由拒绝,当即应允下来:“既如此,便让纪丰出使!”
  杨弘矜持地坐回榻席,微微转头,朝神色阴沉的李业投去鄙夷的一瞥,目光似乎在说:‘傻逼,现在知道该怎么捞钱了吧?’
  五日后,纪丰惊魂未定地在吴郡娄县龙涸渡登岸,在附近乡亭买了几匹瘦马,带着亲随向吴县驰去。
  为了避开钱塘水师,他可遭了老罪,足足在人迹罕至的外海漂了三日,胆汁都快吐出来了,方才浑身虚脱地抵达娄县海域。
  许贡听闻袁术秘密遣使而来,大感诧异,态度有些傲慢地在官寺客堂接见了纪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