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人是铁,饭是钢(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尚面色倏地一沉,酒杯叩在案几上,长叹道:“孙伯符害苦我族。”
  他的语气中既含埋怨,又有沉郁。
  周氏将孙策视为奇货,本欲效仿吕氏,为宗族多辟一条退路。谁知这新筑的狡兔之窟,还未见天光,便被江东风雨摧折殆尽。
  周瑜微微蹙眉,放下铁钳,修长的手指轻抚酒樽:“伯符至亲陷于钱塘,如困蛟于浅滩。今能保我族两千部曲无恙,已是竭其所能了。”
  周尚知他与孙策关系极好,遂不再多说,轻声问道:“眼下应如何做?”
  周瑜拿起铜酒樽,饮了口酒:“袁术既让我族号召庐江各族筹粮,我们按他说的去做便是。不过嘛对各县大姓,不必遣人催促,对乡里豪强,也无需咄咄相逼。等到诸姓粮秣备齐之日,钱塘舟师应已锁断庐江水域。事后纵然袁术怪罪,也无从说起。正好也可借这次筹粮,试探一下各族对我族的态度。”
  周尚思索片刻后,微微颔首,同意下来,又问起另外一件事:“严毅指名道姓,要你亲赴广德,才肯商谈释放我族部曲之事,你作何打算?”
  周瑜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不去,不去,去了就回不来了。”
  周尚微微蹙眉:“公瑾莫非另有良策,让严毅释放我族部曲?”
  “严毅狡诈多谋,若顺其意而行,只会越陷越深。”周瑜再次摇头,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轻笑:“彼既厚养我族部曲,便由其养之。且静观数月,以待其变。岂不闻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周尚见他一副气定神闲的摸样,心安不少,遂不再多言。
  广德县,张勋营寨。
  午时的日轮悬在营寨上空,倾洒下万道金芒。箭楼的影子缩成小小一团,宛如一块墨渍,紧紧贴在木栅底部。旌旗垂着穗子,在无风的空气中纹丝不动。
  一队队背弓执戟的士卒,无精打采地在营寨周围巡逻。
  张勋背负双手,在中军大帐内焦虑地来回踱步,见军谋掾周平匆匆走入,迫不及待地问道:“抓捕叛军家眷之事,办得如何了?”
  前线战事屡屡受挫,敌军由守转攻,广德大寨的叛军士气愈发高涨,种种迹象都让他坐立不安。
  周平喘了两口气,双手奉上汗湿的简牍,压低声音道:“钱塘水师突入寿春腹地,江淮震动,人心惶惶。君侯虑及民心不稳,未敢大索四境,只秘密抓捕了一百户,正在押送途中。”
  张勋接过简牍,一面翻看,一面说道:“一百户,勉强也够.”话音忽然顿住。
  他紧锁眉峰,目光紧盯在简牍上:“怎么是从春谷方向押送过来?”
  春谷县位于丹阳西境,因气候适合早稻生长,故名春谷。
  不过,此城却是在祖郎的势力范围。
  周平观察了一下他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道:“钱塘水师已经封锁了丹阳的大部分江域,唯春谷一途尚通,若舍此道,便须绕行泾县。”
  泾县是祖郎的根基之地,重兵屯驻,险隘环伺。想经由泾县,将上百人悄无声息地送过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不过春谷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春谷是丹阳最大的产铜地,素有‘嘉铜’与‘善铜’之称,同样是祖郎的屯兵重地。
  张勋面色铁青,须发皆张,手中竹简被他攥得咯咯作响,终是怒不可遏,猛地掷于地上。
  他原指望策反那一万叛军以扭转颓势,甚至不惜以连坐亲族相胁,却不曾想,连这件事都推进得如此艰难。
  “粮秣之事,办得如何了?”良久,他阴沉着脸问道。
  周平伸手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战战兢兢地道:“已经在曲阿、永平等地强征了三万石稻粮,正日夜兼程地送来。”
  所谓强征,便是从百姓手中劫掠了。为了筹集这三万石军粮,曲阿等地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百姓家破人亡者不可胜数。
  张勋闻言,微微松了口气,有了这三万石稻粮,全军又可支撑一段时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