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据江而治(3 / 4)
少顷,全军分为三部,一部转向东行,往毗陵而去,一部转入另一条官道,直奔秣陵,中军则继续向句容行进。
上午巳时,中军逼近句容,距城已不足十里。
句容东南三里,凌封勒马驻足于一处低矮的山岗上,胯下战马不安地打着响鼻。
他凝望前方近在咫尺的城池轮廓,面容非但没有喜色,反而露出一丝畏惧,仿佛眼前的这座空城是一头洪荒猛兽。
进城容易出城难,己军虽能抢先一步夺下句容,却未设后援,如何能抵御严军上万精锐?
许贡不谙兵事,对敌军的战斗力或许缺乏足够的认知,但他却是知晓两军之间的差距,一旦让敌军围住句容,自己纵然是生出一双翅膀,也休想飞出去。
可如果过城不入,传至许贡耳中,自己必受惩处。
凌封双眉越拧越紧,陷入深深的纠结之中,正在进退两难之际,忽见一骑斥候飞驰而来,仅从频频挥舞的马鞭,便知必是十万火急的军情。
“禀校尉,敌军五千余众,已转向东行,直奔毗陵而去。领军之将,似是孙策与徐盛。”
凌封脸色骤变,眼中的犹豫顿时转为惶恐,手指不安地在马鞭上摩挲,心中暗暗对许贡生出几分埋怨。
自己这位主君,根本就未做好打一场大战的准备,以为凭借区区一万两千军,就能轻松夺取三城,真把敌军当泥塑木偶吗?
诚然,凛冬将至,敌军多半不会大动兵戈,可这朔风未起前的十多日,已经足够收拾己军这区区万余兵马了。
为将者当知进退之机,以保卒全师为上策。须知兵法云:‘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过城不入非怯也,实乃知彼知己之智。
凌封暗暗宽慰了自己一番,撤军的念头如潮水般涌来,咬了咬牙,正欲下令,忽然想起一事:‘我若撤走,顾承怎么办?’
顾承乃吴县顾氏子弟,金枝玉叶,簪缨世胄,自己若是把他卖了,回去岂有好果子吃?
凌封骑虎难下,纠结万分,考虑了许久,在一众部下的注视下,终是握了握拳,下令道:“全军向南急行,拦截孙策部。立刻将前线情况递呈府君,请他增兵毗陵,以防敌军南下。再通知顾承,让其火速退兵!”
军令下达之后,他整个人都放松下来,面上露出一丝狠色,率军向毗陵以西行去。
孙策又如何?徐盛又怎样?我凌仲威也不是吓大的!
两个时辰后,凌封部抵达毗陵以西十七里的一座营寨,趁敌军还未抵达,匆忙布置防线。
一刻钟后,地面开始微微颤动,隐有闷雷之声传来。
凌封的一颗心顿时揪紧,知道来的必是那支名震江东的龙骧营了。
对于这支骑军,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下也唯有凭借营寨固守。
很快,地平线处尘烟骤起,但见铁骑如潮,似一股洪流卷来,竟不稍驻,直趋东方,势若奔雷。
凌封脸色骤然转白,握着马鞭的手止不住轻颤起来。敌骑绕寨而过,分明是要断他归路,将他困死在这孤寨之中。
但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想太多,又或是做出什么调整了,因为一支黑压压的步军已经从营寨西面快速逼来,在五百处停下,开始做攻寨的准备。
孙策驭马立于阵前,扭头看向一旁的陈敢,略带一丝迟疑地问道:“少君与许贡乃是盟友,当真要攻寨?”
陈敢抽刀在手,目视前方营寨,大咧咧地道:“少君既然让我们封锁毗陵北道,那就是要动真格的了。攻呗,天塌下来有少君顶着!”
孙策微微颔首,不再多言,沉声道:“只是一座外围小寨,破之不难。你率部佯攻北门,诱敌增援。待我开始攻西门后,务必死战缠敌,莫使其回援。其余的事交给我。”
陈敢眼中战火熊熊,迫不及待地抱拳一礼,领着两千五百军向寨北奔去,将最精锐的两千五百军留给了孙策。
两刻钟倏忽而过,寨北骤然爆发出震天的喊杀声,渐趋激烈。 ↑返回顶部↑
上午巳时,中军逼近句容,距城已不足十里。
句容东南三里,凌封勒马驻足于一处低矮的山岗上,胯下战马不安地打着响鼻。
他凝望前方近在咫尺的城池轮廓,面容非但没有喜色,反而露出一丝畏惧,仿佛眼前的这座空城是一头洪荒猛兽。
进城容易出城难,己军虽能抢先一步夺下句容,却未设后援,如何能抵御严军上万精锐?
许贡不谙兵事,对敌军的战斗力或许缺乏足够的认知,但他却是知晓两军之间的差距,一旦让敌军围住句容,自己纵然是生出一双翅膀,也休想飞出去。
可如果过城不入,传至许贡耳中,自己必受惩处。
凌封双眉越拧越紧,陷入深深的纠结之中,正在进退两难之际,忽见一骑斥候飞驰而来,仅从频频挥舞的马鞭,便知必是十万火急的军情。
“禀校尉,敌军五千余众,已转向东行,直奔毗陵而去。领军之将,似是孙策与徐盛。”
凌封脸色骤变,眼中的犹豫顿时转为惶恐,手指不安地在马鞭上摩挲,心中暗暗对许贡生出几分埋怨。
自己这位主君,根本就未做好打一场大战的准备,以为凭借区区一万两千军,就能轻松夺取三城,真把敌军当泥塑木偶吗?
诚然,凛冬将至,敌军多半不会大动兵戈,可这朔风未起前的十多日,已经足够收拾己军这区区万余兵马了。
为将者当知进退之机,以保卒全师为上策。须知兵法云:‘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过城不入非怯也,实乃知彼知己之智。
凌封暗暗宽慰了自己一番,撤军的念头如潮水般涌来,咬了咬牙,正欲下令,忽然想起一事:‘我若撤走,顾承怎么办?’
顾承乃吴县顾氏子弟,金枝玉叶,簪缨世胄,自己若是把他卖了,回去岂有好果子吃?
凌封骑虎难下,纠结万分,考虑了许久,在一众部下的注视下,终是握了握拳,下令道:“全军向南急行,拦截孙策部。立刻将前线情况递呈府君,请他增兵毗陵,以防敌军南下。再通知顾承,让其火速退兵!”
军令下达之后,他整个人都放松下来,面上露出一丝狠色,率军向毗陵以西行去。
孙策又如何?徐盛又怎样?我凌仲威也不是吓大的!
两个时辰后,凌封部抵达毗陵以西十七里的一座营寨,趁敌军还未抵达,匆忙布置防线。
一刻钟后,地面开始微微颤动,隐有闷雷之声传来。
凌封的一颗心顿时揪紧,知道来的必是那支名震江东的龙骧营了。
对于这支骑军,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下也唯有凭借营寨固守。
很快,地平线处尘烟骤起,但见铁骑如潮,似一股洪流卷来,竟不稍驻,直趋东方,势若奔雷。
凌封脸色骤然转白,握着马鞭的手止不住轻颤起来。敌骑绕寨而过,分明是要断他归路,将他困死在这孤寨之中。
但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想太多,又或是做出什么调整了,因为一支黑压压的步军已经从营寨西面快速逼来,在五百处停下,开始做攻寨的准备。
孙策驭马立于阵前,扭头看向一旁的陈敢,略带一丝迟疑地问道:“少君与许贡乃是盟友,当真要攻寨?”
陈敢抽刀在手,目视前方营寨,大咧咧地道:“少君既然让我们封锁毗陵北道,那就是要动真格的了。攻呗,天塌下来有少君顶着!”
孙策微微颔首,不再多言,沉声道:“只是一座外围小寨,破之不难。你率部佯攻北门,诱敌增援。待我开始攻西门后,务必死战缠敌,莫使其回援。其余的事交给我。”
陈敢眼中战火熊熊,迫不及待地抱拳一礼,领着两千五百军向寨北奔去,将最精锐的两千五百军留给了孙策。
两刻钟倏忽而过,寨北骤然爆发出震天的喊杀声,渐趋激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