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吾愿效燕昭筑台之礼(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伊籍忐忑不安地看向刘表。
  在他尚未及冠时,就开始跟随刘表了,心中对这位单骑定荆州的雄主,既有敬慕,也有一丝畏惧。
  刘表没有理会他的说辞,只是声音低沉地继续发问:“南洋之事,汝又作何解释?”
  三四个月过去了,自己前前后后总共投入了六千四百金,可是期待中的南洋海贸一事,却是毫无进展。这让他心中隐隐生出一丝怀疑,莫非是遇到骗子了?
  伊籍观察刘表神态,不敢再在这件事上推诿,咬了咬牙,硬着头皮回道:“请君侯放心,南洋之事正在稳步推进之中,相信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属下这就去向严毅询问具体进展,必给君侯一个满意的答复。”
  刘表微微颔首,脸上神色古井无波,让人难以窥探他的喜怒:“我资助严毅,是要让他对付袁术,不是让他与袁术比邻而居。你去见严毅,就说来年春发,我欲尽起荆襄之军,讨伐袁术。让他与我一同起兵,看他如何回复。”
  伊籍闻言心头剧震,似有惊雷炸响胸膛,片刻恍惚后,慌忙整肃衣冠,伏身而拜:“谨奉钧命,属下立刻启程。”
  刘表拂了拂衣袖,双目微阖。
  伊籍诺诺而退。
  待他走远后,刘表身后的云母屏风轻响,一道人影步履沉缓地走了出来。
  来人身长八尺有余,外罩玄色貂裘大氅,内穿一件金线绣就蟠螭纹样的墨绿直裾。双眉如断戟横陈,深陷的眼窝中嵌着一对鹰目,看人时带着三分审视,七分倨傲。
  “德珪,此事你如何看?”刘表微微睁目,轻声问道。
  他口中的这位德珪,正是荆州望族蔡氏的家主蔡瑁,襄阳蔡洲人,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郡太守,现为荆州军师。
  刘表平定荆州时,蔡瑁出力极大,深得刘表倚仗。其在荆州的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伊机伯素来持重,然严毅狡黠,机伯与其周旋,恐难占上风,且观其此行成效,再议不迟。”蔡瑁撩袍落座于刘表身侧,指尖轻抚腰间佩玉,缓声道:“我观严毅,鹰视狼顾,有鲸吞江东之志。君侯欲经略豫章,此子恐成肘腋之患。倘若难以驾驭,莫如早弃此子,另择良驹。”
  刘表心中矛盾,微微一叹道:“德珪之言,吾岂不知?只是遍观江东,再难找出一个更适合的人选。他若愿继续与袁术对抗,我当既往不咎,他若将心思放在江东,可就怪不得我了。”
  蔡瑁见他已有计议,便不再多言。
  刘表换了个坐姿,问起另外一件事:“出任豫章太守一事,诸葛玄同意了吗?”
  蔡瑁的神色阴沉了几分,沉声道:“诸葛玄本已同意此事,只是近来江东战乱频仍,各方势力角逐愈发激烈,让他又生出了几分迟疑,目前仍在考虑之中。”
  刘表闻言,双眉不自觉地轻蹙一下,很快又恢复平静。
  诸葛玄是他心中拟定的另一枚棋子,其重要性丝毫不弱于严毅。
  此人颇得袁术赏识和信任,就任豫章太守一事,也是袁术在全力支持。不过袁术不知道的是,诸葛玄早已暗中投效于他,袁公路只不过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若是诸葛玄同意出任豫章太守,顷刻间就能获得袁、刘两家的支持,足以在豫章立足。但最终坐收渔利者,却是他刘景升,想想真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
  “尽快设法让诸葛玄应下此事,他若有什么条件,尽可提出,我当尽力满足。”刘表瞥了蔡瑁一眼。
  蔡瑁在这件事上与他有着共同的利益,神色沉凝地点了点头。
  “我乏了,就不陪你去看少睫了。这个时辰,她多半在琅玕苑赏梅,德珪自去便是。”刘表拢了拢衣襟,从案几上拿起一卷简牍,眯眼看了起来。
  蔡瑁多日未见亲妹,有许多话要说,起身朝他作了一揖,转身离去。
  三日后,伊籍风尘仆仆地抵达秣陵。
  刚下船,他便迫不及待地询问严毅去向。
  前来接待的谒者笑着说道:“使君来得正好,少君正在前方渡口巡视,离此不足三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