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鹰嘴亭官道纵横,交通四通八达,距离秣陵南部的重要据点铁岩坞只有里许,几乎是拐个弯就到。
  全亭下辖七里,共有六百七十余户人丁,其中四分之一是被裁撤下来的士卒。
  严毅一路面色沉郁,抵达鹰嘴亭舍后,便立刻下令召集亭中的退伍士卒。
  这些士卒虽然已经解甲归田,但仍按照什伍编制时时操练,听到召集,毫不犹豫地抛下手中农事,匆匆赶往亭部列队。
  严毅走出亭舍时,舍前临近官道处,已经排起了整齐的队列,上百人鸦雀无声,既委屈又殷切地看着他。
  “恳请少君,让卑下归营,卑下必为少君效死。”
  “是啊,我等在战场也是奋勇杀敌,为何遣送我等归田。”
  队列中陆续有人出声,有的是不舍离开军伍,有的是觉得被严毅抛弃了,还有的是觉得被遣送归田,脸面无光。
  严毅的目光从一张张脸庞扫过,最后落在一个面相敦厚的消瘦汉子身上:“方仲,军令第一条是什么?”
  方仲挺胸大声道:“一切行动听指挥!”
  严毅沉声道:“既让尔等归田,昨日为何聚众拥堵营门?”
  方仲面露惶急之色,连忙道:“禀少君,我等昨日并未拥堵营门,只是恳请陈将军让我等留下。”
  “既为请愿,三五陈情即可,何故呼朋引伴,聚众逾百?”严毅冷声道:“鞭二十!”
  两名骑卒冲入队列,将方仲拖出,按倒在官道上,狠抽了二十鞭,直打得皮开肉绽。
  百多名归田士卒屏息垂首,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方仲心知严毅已是手下留情,受完鞭刑后,不敢有丝毫怨言,跪拜泣声道:“小人犯下大错,甘受责罚。请少君念在小人出生入死的份上,莫要赶走小人。”
  严毅叹了口气,命两名骑卒将他搀扶起身,语气放缓道:“军中法度,岂能因一人而驰。分给你的田亩,可够用?”
  方仲哽咽道:“小人分到露田三十亩,桑田十五亩,已够用了。”
  严毅这次分田,严格遵照均田二字,将治下七成的无主田亩,按照移民二十亩、归田士卒四十五亩的标准,尽数分发了下去。对那些立过战功的士卒,还减免了三年的田赋,算得上是极为优待了。
  此举迅速成为江淮地区最具轰动性的事件,引来一片赞颂,将严毅的声望推上了另一个高峰。
  严毅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推行均田,主要得益于战火过后,丹阳境内出现了大片的无主田亩,使得他手中有充足的田亩可以用于分配。
  这一举措,不但为严毅治下提供了大量的自耕农,保障了今后的赋税与徭役,也让他在最短时间内,牢牢掌控住了新占的地盘。
  与均田相对应的,便是推行府兵制了。
  严毅的控制区域内,如今是两种兵制共行。一种是募兵制,主要体现在攻城略地的野战军上。另一种是‘兵农合一’的府兵制,主要体现在各地驻守力量上。
  所谓府兵,便是战时为兵,平时为农。每县为一府,每府设一郎将统领。战时,郎将按照先富后贫,先强后弱,先多丁后少丁的原则征发兵源,或从府库取军械分发府兵,或让府兵自备军械,参与作战。
  均田、募兵与府兵之间,相互促进,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十分契合严毅治下当前的实际情况。
  严毅看着方仲似懂非懂的眼神,耐心解释道:“让尔等归田务农,并非是让尔等完全退出军伍。再过几日,便会有郎将带人前来,为尔等编制行伍。今后若是有敌军或贼寇入侵,我仍要倚仗尔等保卫疆土。”
  方仲这下听懂了,脸上颓色一扫而空,咧嘴笑道:“只要少君不舍弃俺,俺便一直为少君效命。”
  严毅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问道:“之前没人和你说过这些吗?”
  方仲下意识站直身躯,这一下扯动了伤口,疼得他龇牙咧嘴:“屯祭酒和我们提过这件事,只是说得有些简略,几句话讲完便离开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