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步练师的建议(3 / 4)
过了片刻,他才惊觉失态,慢慢将酒盏放回案几,目光却一直停留在那抹翩跹红影,似是要将其烙进心底。
严毅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未见过这般摄人心魄的舞姿。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能穿透灵魂,抓住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
全柔同样是目不转睛地看着红裙女子,心里十分清楚,这样的舞姿,自己这辈子是看不到几回了。
他初次见到步练师时,比严毅还要失态。若非步练师是步氏的侄女,若非全氏今后的命运与她息息相关,他真恨不得将她就此留下。
嘤.
一曲终了,琴音倏转,清越之调渐化柔和。
四名绿裙舞姬轻步退下,只余下红裙女子独舞。
一时间,堂内尽是红影,再无其他色彩
几曲舞毕,竹帘徐徐升起。
红裙女子款款行至堂前,纤腰微折,素手交迭,行了个极尽优雅的拜礼:“奴家拜见君侯。”
她的面容如新雪映霞,肌肤莹润似羊脂凝露,眉如远山含黛,不画而翠,眼波流转时宛若秋水潋滟,顾盼间尽显倾国之色。
尤其是她刚跳完舞,气息还有些急促,饱满的胸脯随着呼吸轻轻起伏,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诱惑,胜过千言万语。
严毅望着她比周宓尤胜几分的容貌与身姿,脑中轰然一声炸响,今日第二次失态,微微一怔后方才回过神来,轻吟道:“云想衣裳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全柔与红裙女子一起露出聆听之色,全柔动容道:“好诗!此等笔法,较之屈子的‘香草美人’,尤胜一筹。练师,君侯如此赞你,还不快谢过君侯!”
步练师美眸中泛起异彩,耳垂悄然飞上一抹胭脂色,似是还未从诗句的美妙意境中回过神来,一时忘了应答。
也不怪她一时失神,李诗仙的这首诗,对世间任何一个女子而言,都堪称大杀器。
过了片刻,步练师轻声道:“君侯的这首七言诗,是练师听过的最动听的诗句。练师拜谢君侯垂爱。”
严毅一时没管住嘴,竟破天荒地剽窃后世诗句,心中颇为后悔。朝步练师微微点头,算是应答,目光转向全柔。
“此乃属下侄女,姓步,名练师。素来敬慕君候仁德之风,听闻君侯驾临寒舍,故而斗胆献此拙舞,以表敬意。”全柔摆出长辈的仪容,朝步练师吩咐道:“今日见到君侯,已遂你平生之愿。既蒙君侯以瑶章相赠,你当敬献君侯三杯,以表谢忱。”
步练师红裙曳地,盈盈落座于严毅身侧。刹那间,一缕幽香悄然钻入他的鼻端,令人心神一荡。
她手执银勺,将酒缓缓注入盏中,双手捧盏递向严毅:“练师敬君侯一樽,一愿君侯鸿鹄展翼,凌青云而骋四海。”
严毅一饮而尽。
步练师素手轻抬,将空盏再次斟满酒,柔声道:“二愿君侯治下黎庶,沐仁风如享春阳。”
严毅喝下第二杯酒。
“三愿君侯领仁义之师,一战而定吴会。”
“得练师吉言,毅不虚此行。”严毅喝完第三杯酒,放下酒盏:“练师也知吴会战事?”
“钱塘士庶皆在议论此事,练师时常听人提起。”步练师在他炽热的目光注视下,心中有些慌乱,垂首答道。
严毅想起追随她来钱塘的那些士子,问道:“士子们如何看待此事?”
步练师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裙裾上的绣纹,低声道:“练师认识的这些士子中,有三成认为会稽人口之盛冠绝江东,吴郡钱帛之丰冠绝江东。许贡与王朗合力之下,非君侯所能轻取。另有三成认为君侯善用兵,且甲兵精良、粮秣充盈,可力克二郡。余下四成人认为,战事会陷入胶着,数年内难见分晓。”
严毅闻言,若有所思。以管窥豹,可知士子之中,看好他的人并不多,大约只有三分之一。 ↑返回顶部↑
严毅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未见过这般摄人心魄的舞姿。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能穿透灵魂,抓住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
全柔同样是目不转睛地看着红裙女子,心里十分清楚,这样的舞姿,自己这辈子是看不到几回了。
他初次见到步练师时,比严毅还要失态。若非步练师是步氏的侄女,若非全氏今后的命运与她息息相关,他真恨不得将她就此留下。
嘤.
一曲终了,琴音倏转,清越之调渐化柔和。
四名绿裙舞姬轻步退下,只余下红裙女子独舞。
一时间,堂内尽是红影,再无其他色彩
几曲舞毕,竹帘徐徐升起。
红裙女子款款行至堂前,纤腰微折,素手交迭,行了个极尽优雅的拜礼:“奴家拜见君侯。”
她的面容如新雪映霞,肌肤莹润似羊脂凝露,眉如远山含黛,不画而翠,眼波流转时宛若秋水潋滟,顾盼间尽显倾国之色。
尤其是她刚跳完舞,气息还有些急促,饱满的胸脯随着呼吸轻轻起伏,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诱惑,胜过千言万语。
严毅望着她比周宓尤胜几分的容貌与身姿,脑中轰然一声炸响,今日第二次失态,微微一怔后方才回过神来,轻吟道:“云想衣裳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全柔与红裙女子一起露出聆听之色,全柔动容道:“好诗!此等笔法,较之屈子的‘香草美人’,尤胜一筹。练师,君侯如此赞你,还不快谢过君侯!”
步练师美眸中泛起异彩,耳垂悄然飞上一抹胭脂色,似是还未从诗句的美妙意境中回过神来,一时忘了应答。
也不怪她一时失神,李诗仙的这首诗,对世间任何一个女子而言,都堪称大杀器。
过了片刻,步练师轻声道:“君侯的这首七言诗,是练师听过的最动听的诗句。练师拜谢君侯垂爱。”
严毅一时没管住嘴,竟破天荒地剽窃后世诗句,心中颇为后悔。朝步练师微微点头,算是应答,目光转向全柔。
“此乃属下侄女,姓步,名练师。素来敬慕君候仁德之风,听闻君侯驾临寒舍,故而斗胆献此拙舞,以表敬意。”全柔摆出长辈的仪容,朝步练师吩咐道:“今日见到君侯,已遂你平生之愿。既蒙君侯以瑶章相赠,你当敬献君侯三杯,以表谢忱。”
步练师红裙曳地,盈盈落座于严毅身侧。刹那间,一缕幽香悄然钻入他的鼻端,令人心神一荡。
她手执银勺,将酒缓缓注入盏中,双手捧盏递向严毅:“练师敬君侯一樽,一愿君侯鸿鹄展翼,凌青云而骋四海。”
严毅一饮而尽。
步练师素手轻抬,将空盏再次斟满酒,柔声道:“二愿君侯治下黎庶,沐仁风如享春阳。”
严毅喝下第二杯酒。
“三愿君侯领仁义之师,一战而定吴会。”
“得练师吉言,毅不虚此行。”严毅喝完第三杯酒,放下酒盏:“练师也知吴会战事?”
“钱塘士庶皆在议论此事,练师时常听人提起。”步练师在他炽热的目光注视下,心中有些慌乱,垂首答道。
严毅想起追随她来钱塘的那些士子,问道:“士子们如何看待此事?”
步练师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裙裾上的绣纹,低声道:“练师认识的这些士子中,有三成认为会稽人口之盛冠绝江东,吴郡钱帛之丰冠绝江东。许贡与王朗合力之下,非君侯所能轻取。另有三成认为君侯善用兵,且甲兵精良、粮秣充盈,可力克二郡。余下四成人认为,战事会陷入胶着,数年内难见分晓。”
严毅闻言,若有所思。以管窥豹,可知士子之中,看好他的人并不多,大约只有三分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