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争论(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真正践行自由灯塔的仁宗大统领则表现了好人长命百岁。
  别人都是少活几年,评价会高上不少,唯独美仁宗活的越久,后续大统领愈发类人类群星闪耀下,他的声望愈发高涨。
  一个好人,惜为大统领。
  绝症不亡也好理解。
  挨过核辐射,有家族遗传胰腺癌,得过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黑色素瘤转到大脑,长寿小冠军,熬死一批又一批人,两三年临终关怀几次,就是没死,先送走老婆。
  比他大七岁的美乐宗已经重新成为小老头了。
  正德皇帝的天命,咋说呢,大明战神【留学生】卖钩子的加强版,朱慈煊以后再也不用随身带翻译通事了。
  朱慈煊一眼扫过天命栏,发现一个新的小组合技。
  【敕勒歌:应景之歌会暴涨军队士气,但会让你病重。】
  【敕勒歌】+【绝症不亡】,爆士气的小绝招。
  朱慈煊下意识看向希腊人华尔康,还真有一首应景之歌,就是要从希腊歌改编成大明歌。
  朱慈煊还在思索怎么改编歌曲时,就听到大臣们在用他举例。
  郑家诸将仍在和文官们争吵不休。
  “金厦各岛二十多万人口,哪是说能尽出就尽出的,调两三万兵马,也就只能遥拜孝陵,然后和张名振三入长江一样,被清军打出江浙,无功而返。”
  “将百姓妇孺运往澎湖夷州便是。”
  洪旭冷笑道:“又往夷州,又去南澳,既要联络安南,还要北伐旧都,你们怎么不再派遣一路兵马,去收复八闽呢。”
  有鲁藩文官出声道:“南都不行,那去天津,收复京城呢?”
  “联络李朝曰本,借兵借粮,仿张侯服(张名振)故计,奇袭天津。”
  洪旭挥袖道:“越扯越远了,南都江浙都没立足,说什么天津京城。”
  “等一下。”朱慈煊打断文武争论。
  “张名振奇袭过天津?”
  鲁藩旧臣们神情微变,张名振可牵扯颇深。
  在鲁藩朝廷揽权专政,撺掇鲁藩独立和桂藩争位,一直以鲁藩定西侯之名行事。
  连郑延平都容忍不了这个鲁王的死忠。
  身份尴尬堪比那个逆贼李闯的侄孙李来亨。
  揣测不了太子心中如何看待张名振,文官们一时闭口缄默。
  张煌言拱手出列:“回禀殿下,张侯服没有北伐过天津,虽却有此谋,但因种种缘故,没有执行此方略。”
  “齐鲁有榆园军等义军,燕云羽檄通浙闽,弘光年间,朝廷就有论,起水路二师,分上天津卢沟桥会齐,恢复大明。”
  “臣与张侯服三入长江,也确实想过向北直指天津,但念及孤军深入,亦是徒劳,遂未行。”
  张煌言语气稍顿,接着道:“张侯服曾领沙船九百至齐鲁及高丽,想是没有从李朝借到兵,所以未能奇袭天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