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国立工业大学(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用生產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需求,来促进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
  什么样的科研成果,生命力最强?
  那自然是能造福百姓,推进社会发展,能够大规模工业化,民用商用,大部分百姓接受,並在今后推动社会改变,影响生活的那些才是。
  当然,在做这些的同时,高精端的也同样不能少。
  不过,这个时候大明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基础,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除了这些老师,学生也有不少,这些学生大致上可以分为两部分。
  其中有一部分,是勛贵家的子弟。
  可以说一些勛贵,和一些官员鼻子还是很灵的。
  在自己建立工业大学院之后,很快就將他们的一些子弟,给送入到了这里面。
  只不过,被送入这里面的,没有一个是嫡子,都是属於家里面的边角料也就是了。
  本著废物利用的原则,让他们来到工业大学,有枣没枣打两桿子。
  並顺势拉自己好感的,表明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另外一部分的学生,就是寻常人家的孩子。
  工业大学一开始招收学员时,可並不太容易。
  一方面,很多人对此都不太不太相信。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重,觉得工业大学像个草台班子,和传统的读圣贤书的学堂这些相比,差远了。
  另外一部分,则是那些寻常百姓家,根本没什么余力送孩子来读书。
  且不说学费,单单只是一个能够为家里面做不少事情的半大小子,送到学院里来不让他们干活,就已经令很多家庭承受不起了,越算越可惜。
  所以,一开始时,朱元璋想要招一些寻常百姓孩子入学,是很难的。
  为此,他还做出来了一定的改变。
  比如,给寻常家庭的孩子免除学费。
  同时,每天中午管一顿饭。
  每一周可以发两枚鸡蛋让他们带回家去。
  要是学的好了,考核成绩优秀了,还能获得一些奖励。
  奖励也同样很实惠,比如几斤猪肉,或者一袋子米,几尺布等东西。
  在这样的规定出来后,一下子就有不少寻常百姓人家的孩子入了工业大学来学习。
  目前,工业大学是初创,所以人员这些还不够多。
  等到运行一些时间了,还会进一步的招生,扩大规模。
  並在今后的发展之中,会把学科给划分的更为细致,研究也会越来越深。
  不过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需要慢慢的来,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把什么事情都在短时间內给做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