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那就问一问他们有几个师!(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朱元璋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清丈田亩,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国子学,又培养了一批在算术上面有所精进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接下来的清丈田亩之中,將会成为主力军。
  属於技术型人才。
  毕竟清丈田亩需要计算田亩面积,需要相应的人才。
  上辈子时,自己培养这样的人才用时很长。
  可这辈子,由自己带来並推广的数学在,算数的难度,和之前相比那要低上很多很多。
  也是因此,继去年在空印案发生后,一大批的人补充到各地去任职,填补空缺后,又有一批的国子学学子可以用。
  接下来,参与到清丈田亩之中的国子学生,表现优异的话,可以提前升官任职。
  如今是国朝初立,各方面的人才都缺,官员空缺多。
  他们属於赶上了时代的红利。
  这些事,对他们而言是个挑战,但更多的是机会。
  过了这个时期,今后再想找这样的时机,如此这般快的,从国子学,直接跳到官场之上,並在接下来升官那是不可能的。
  今后只会越来越严,越来越慢……
  ……
  “这田亩该清丈了,要摸摸咱们的家底了。
  看看咱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土地。
  这些田亩,又都在谁手里。”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望著群臣开了口。
  听到朱元璋这话,群臣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心头为之一颤,变了顏色。
  又有不知多少人,在这瞬间暗中交换了多少的眼神。
  这事儿,著实是有些太突兀,而且也太大了。
  不过,却也有一些人丝毫不意外。
  比如刘伯温,比如李善长,再比如胡惟庸,汪广洋……
  清丈田亩,可以说歷朝歷代的有识之君都会去做的。
  如今的皇帝,虽出身寒微,却胸有大志。
  观其种种作为,都是想著让这天下变得更好,让大明能走得更长远。
  那么清丈田亩这事必然不会被落下,不过是或早或晚罢了。
  唯一让胡惟庸有些意外的是,居然会来的这么早。
  原本他还以为,朱元璋会先把北元王庭给打了,將西南那边给收復了之后,没了外患,才会著手来解决这些。
  哪能想到,竟然不按常理出牌,要先清帐田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