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以尝试一下紧致差分法、谱方法,减少数值耗散对小尺度结构的破坏,比如谱方法通过把变量展开为正交多项式,在全局范围内保持高分辨率,可以用来进行大尺度大气模拟……”
  皱眉思考片刻,陈辉已然有些思路,指着屏幕上的拟合数据,三两下就解决了埃琳娜头痛了许久的问题。
  “至于计算资源,我去跟费弗曼教授申请一下。”
  气象预测毕竟是偏应用的研究,不像理论研究那样,一张纸一支笔坐半天就行,埃琳娜的项目需要大量的气象数据,这些倒是可以从公开网站上查找。
  而气象数据繁多冗杂,多维偏微分方程的计算又极为复杂,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
  陈辉叹了口气,如果是在国内,他完全可以调用超算来做这件事,可惜,现在他在阿美莉卡。
  但若是在国内,他或许也不会对这个项目这么上心。
  埃琳娜并没有因为陈辉的大力支持感到开心,反而依旧是眉头紧皱,“老师,在计算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更加致命的问题。”
  “天气预报的核心依赖于初始气象场的精确性,比如温度、气压、风速的分布,然而,实际采集到的数据中,观测站点的空间覆盖有限,就目前公开的数据来看,平均每100公里才仅1个站点,这是远远不够的,根本没办法捕捉到小尺度的气象细节。
  并且卫星、雷达的遥感数据的误差会导致初始场的噪声。”
  陈辉眉头也皱了起来,他当然明白,即便是初始条件的微小偏差,哪怕只有0.001度的温度误差,也会在计算过程中,因为nse的非线性项被指数级放大,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
  即使nse的全局解存在,初始误差仍会导致预测结果偏离真实大气状态。
  如果说计算资源的问题还可以想办法,那么初始数据的问题,就让人头痛了,这甚至都不是单纯的金钱能够解决的问题。
  想要完成预测模型的构建,必须要精准的数据,并且这不是一城一池的数据,而是遍布极大范围的数据,才可能让模型尽可能精确。
  因为整个地球是一个整体,任何地方的扰动都可能引起其他地方气象的变化,如果数据采集的区域不够大,即便模型再精妙,也不可能真正精准的做到预测。
  这个问题几乎是致命的!
  “你先改进模型,计算资源和数据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陈辉安慰埃琳娜几句后,迈步走出了办公室,满脑子都是如何解决数学问题带来的问号。
  不知不觉间,他来到了卡内基湖旁边。
  此时正是傍晚,依旧有不少师生在湖边跑步,不少人都热情的跟陈辉打招呼,如今“咖啡渍启示”和“草坪碰撞”已经成为普林斯顿津津乐道的话题,大家都是愿意与陈辉多多交流的。
  陈辉双眼孔洞,满脑子都在思考,并没有理会他们,而是径直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着夕阳慢慢坠入湖面。
  这些人也不在意,他们并不会认为陈辉无礼,在普林斯顿,像陈辉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甚至这些跑步者,自己也经常会陷入这样的状态。
  “怎么?”
  “还有什么是我们陈大数学家解决不了的?”
  林小棠抱着游戏机在陈辉旁边坐下,“跟姐姐说说,说不定姐姐能帮你呢?”
  她从游戏画面中抬起头来,看了陈辉一眼。
  陈辉摇头,他承认林小棠在当特工方面或许有些本事,但他遇到的事情显然不是林小棠能够解决的。
  但很快,陈辉转过头来看向林小棠,眼中慢慢亮起明亮的光芒。
  林小棠的确帮不了他,但林小棠是祖国派来的,她身后站着的,是全世界动员能力最强,号称工业克苏鲁的存在。
  不,准确的说,是陈辉自己身后站着的,是强大的祖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