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最少也要六千万两(1 / 5)
第120章 最少也要六千万两
“继续说。”
“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私放海船入长江。”张煌言语速加快,“上月十八,三条红毛夷夹板船满载倭刀停靠燕子矶,守军帮着卸了整整一夜。”
朱由检抓起茶盏灌了口冷茶,“江南卫所呢?”
“镇江卫指挥使上月纳了第九房小妾,嫁妆是十条福船。”
张煌言从怀中掏出个油纸包,展开是半块霉变的军粮,“这是苏州卫的禄米,掺了观音土能捏成砖。”
“崇祯二年,郑氏商船贩生丝至倭国,值银百万。”张煌言拭去嘴角血沫,“但三十抽一的市舶税,到太仓银库只剩百抽三厘。”
说到这,张煌言动作不停,好似他胸口有个无底洞一般,取出粒蜡封的琉璃珠,“这是臣在宁波港买的,红毛夷用五颗这样的珠子,换走一船景德镇细瓷。”
烛火将珠子映得流光溢彩,看上去挺好。
实则就是个破玻璃。
不要以为明朝人真没见过世面,南北两京紫禁城上的瓦片都是琉璃的。
几颗破玻璃球怎么可能就把那些个老狐狸糊弄住。
这又不是一千年前。
无非就是几个大户联合葡萄牙西班牙人压低市场瓷器价格,顺便规避买卖瓷器所产生的税收而已。
现在的西洋人,还生活在恐惧之中。
郑和下西洋的余威仍在,郑芝龙的船队还在马六甲海峡肆意妄为。
马可波罗笔下的黄金之国刚传播开没多久。
别说西方商人了,连现在的海上马车夫和刚露出獠牙的日不落帝国都不敢掠这个老大帝国的虎须。
那么这其中挣的钱,最后还是落到了大明的土地上。
只要银子没流出去,那就不需要担心。
朱由检缓缓点头,而后突然发问。
“南京户部存银多少?”
“账面三百五十万两。”
“但光苏州织造局替宫里采办绸缎的银子,每年就有二十万两不知去向。”
“洞庭商帮与建奴做药材生意,辽东的人参貂皮在杭州就能买到,上月查获的走私船里,还有十门佛郎机炮!”
“兵部知道吗?”
“知道。”张煌言声音陡然提高,“但兵部右侍郎侯铭的族叔,开着杭州最大的药铺!”
“南京五城兵马司指挥使是此人女婿,操江御史是此人义子。”
“就连史尚书出兵,都是因此人资助了三十万两,才勉强发足南京京营军饷。”
“范阁老和李廉政史也不敢贸然动手。” ↑返回顶部↑
“继续说。”
“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私放海船入长江。”张煌言语速加快,“上月十八,三条红毛夷夹板船满载倭刀停靠燕子矶,守军帮着卸了整整一夜。”
朱由检抓起茶盏灌了口冷茶,“江南卫所呢?”
“镇江卫指挥使上月纳了第九房小妾,嫁妆是十条福船。”
张煌言从怀中掏出个油纸包,展开是半块霉变的军粮,“这是苏州卫的禄米,掺了观音土能捏成砖。”
“崇祯二年,郑氏商船贩生丝至倭国,值银百万。”张煌言拭去嘴角血沫,“但三十抽一的市舶税,到太仓银库只剩百抽三厘。”
说到这,张煌言动作不停,好似他胸口有个无底洞一般,取出粒蜡封的琉璃珠,“这是臣在宁波港买的,红毛夷用五颗这样的珠子,换走一船景德镇细瓷。”
烛火将珠子映得流光溢彩,看上去挺好。
实则就是个破玻璃。
不要以为明朝人真没见过世面,南北两京紫禁城上的瓦片都是琉璃的。
几颗破玻璃球怎么可能就把那些个老狐狸糊弄住。
这又不是一千年前。
无非就是几个大户联合葡萄牙西班牙人压低市场瓷器价格,顺便规避买卖瓷器所产生的税收而已。
现在的西洋人,还生活在恐惧之中。
郑和下西洋的余威仍在,郑芝龙的船队还在马六甲海峡肆意妄为。
马可波罗笔下的黄金之国刚传播开没多久。
别说西方商人了,连现在的海上马车夫和刚露出獠牙的日不落帝国都不敢掠这个老大帝国的虎须。
那么这其中挣的钱,最后还是落到了大明的土地上。
只要银子没流出去,那就不需要担心。
朱由检缓缓点头,而后突然发问。
“南京户部存银多少?”
“账面三百五十万两。”
“但光苏州织造局替宫里采办绸缎的银子,每年就有二十万两不知去向。”
“洞庭商帮与建奴做药材生意,辽东的人参貂皮在杭州就能买到,上月查获的走私船里,还有十门佛郎机炮!”
“兵部知道吗?”
“知道。”张煌言声音陡然提高,“但兵部右侍郎侯铭的族叔,开着杭州最大的药铺!”
“南京五城兵马司指挥使是此人女婿,操江御史是此人义子。”
“就连史尚书出兵,都是因此人资助了三十万两,才勉强发足南京京营军饷。”
“范阁老和李廉政史也不敢贸然动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