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词条“天可汗”(2 / 5)
可架不住阿布奈是个地地道道的蒙古人啊!
人家从小就不知道啥是三辞三请,还以为朱由检真不想接受天可汗尊号呢。
吓的阿布奈当场就有些惊慌。
“大明大皇帝陛下,您是不想要我们这些蒙古子民吗?”
现在明朝刚刚大胜而归,眼看着存在数千年的老大帝国又要翻身吃点身边的点心了,这个时候没站好队,那不是等着当食物吗。
好在周围的官员并不少,倪元璐一看就知道阿布奈是不懂这其中的道理。
只好赶忙上前接过话茬。
“陛下,臣亦附议察哈尔王之奏请,陛下德被四海,功高五帝,凡江河湖海所至,日月星辰所照,皆为明土,蒙古之民亦为明臣,陛下身为万民之君,护佑天下百姓,天可汗之名,实至名归矣。”
倪元璐一番话,终于让阿布奈松了口气。
“不可不可,朕未……”朱由检再次假意推辞。
倪元璐便再次以典故奏请,证明朱由检有能力也应当接受天可汗的名头。
而且最后一次奏请,还是周围上千名官员一起,朱由检这次心甘情愿的接受了天可汗这个名号。
获得了对漠南蒙古地区诸部族的主权宣称。
不要觉得这么做起来没意义,如果朱由检直接接受了阿布奈的请求。
那本来是件好事,也会变成朱由检好大喜功,容易受小人窜攒,没有城府等等的贬低。
甚至会为后来的朝堂争斗埋下祸端,相当于把皇帝的小辫子留给大臣了。
而三辞三请就不一样了。
这是皇帝不愿意去当,但为了君臣之意,才不得已去当的。
是给大臣面子。
而天可汗的名头,也是众望所归,不然为什么会有千名官员一起请上尊号呢?
别人根本抓不住漏洞。
放在刚穿越时,朱由检哪里会想这么多啊!
还不是崇祯给他留的烂摊子太大了,连续两个多月的高强度执政,只要不傻,多多少少都会有政治嗅觉了。
还有暴君词条给他加持,这才造就了现在的朱由检。
在十三陵和数万京营、千名京官、百名蒙古贵族的见证下,朱由检昭告天下,为天可汗,庇护蒙古。
而后祭祖再次继续。
从十三陵又转到太庙,最后到天坛。
从凌晨四点钟,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才堪堪结束。
因为现在要给朝堂改政,北地百废待兴,西边李自成还在扰边,张世泽郑成功还在追击多尔衮,江南还在查贪腐,山东还在清算被建奴占据时投降的官员和顺民派。
察哈尔道要新建、兵部要搞辽东四军、工部要加紧生产兵甲、户部要筹集粮草、吏部要选拔察哈尔道和北直隶的官员空缺,礼部要和蒙古、朝鲜、倭国等外邦谈判归附、纳贡、开海事宜,要定下此次大胜的封赏事宜,刑部光是一个江南就够他们忙的了。 ↑返回顶部↑
人家从小就不知道啥是三辞三请,还以为朱由检真不想接受天可汗尊号呢。
吓的阿布奈当场就有些惊慌。
“大明大皇帝陛下,您是不想要我们这些蒙古子民吗?”
现在明朝刚刚大胜而归,眼看着存在数千年的老大帝国又要翻身吃点身边的点心了,这个时候没站好队,那不是等着当食物吗。
好在周围的官员并不少,倪元璐一看就知道阿布奈是不懂这其中的道理。
只好赶忙上前接过话茬。
“陛下,臣亦附议察哈尔王之奏请,陛下德被四海,功高五帝,凡江河湖海所至,日月星辰所照,皆为明土,蒙古之民亦为明臣,陛下身为万民之君,护佑天下百姓,天可汗之名,实至名归矣。”
倪元璐一番话,终于让阿布奈松了口气。
“不可不可,朕未……”朱由检再次假意推辞。
倪元璐便再次以典故奏请,证明朱由检有能力也应当接受天可汗的名头。
而且最后一次奏请,还是周围上千名官员一起,朱由检这次心甘情愿的接受了天可汗这个名号。
获得了对漠南蒙古地区诸部族的主权宣称。
不要觉得这么做起来没意义,如果朱由检直接接受了阿布奈的请求。
那本来是件好事,也会变成朱由检好大喜功,容易受小人窜攒,没有城府等等的贬低。
甚至会为后来的朝堂争斗埋下祸端,相当于把皇帝的小辫子留给大臣了。
而三辞三请就不一样了。
这是皇帝不愿意去当,但为了君臣之意,才不得已去当的。
是给大臣面子。
而天可汗的名头,也是众望所归,不然为什么会有千名官员一起请上尊号呢?
别人根本抓不住漏洞。
放在刚穿越时,朱由检哪里会想这么多啊!
还不是崇祯给他留的烂摊子太大了,连续两个多月的高强度执政,只要不傻,多多少少都会有政治嗅觉了。
还有暴君词条给他加持,这才造就了现在的朱由检。
在十三陵和数万京营、千名京官、百名蒙古贵族的见证下,朱由检昭告天下,为天可汗,庇护蒙古。
而后祭祖再次继续。
从十三陵又转到太庙,最后到天坛。
从凌晨四点钟,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才堪堪结束。
因为现在要给朝堂改政,北地百废待兴,西边李自成还在扰边,张世泽郑成功还在追击多尔衮,江南还在查贪腐,山东还在清算被建奴占据时投降的官员和顺民派。
察哈尔道要新建、兵部要搞辽东四军、工部要加紧生产兵甲、户部要筹集粮草、吏部要选拔察哈尔道和北直隶的官员空缺,礼部要和蒙古、朝鲜、倭国等外邦谈判归附、纳贡、开海事宜,要定下此次大胜的封赏事宜,刑部光是一个江南就够他们忙的了。 ↑返回顶部↑